|
近年来,由于麻纤维具有生态环保、抗霉杀菌等优良特性,因此各种麻纤维纺织产品或者含麻纤维纺织产品在市场上日渐增多,而应用于服用纺织产品的麻纤维以苎麻,亚麻,大麻为主。而这三种纤维微观形态和化学性能相似,造成对这三种麻纤维的检测有些困难。因此如何准确定性亚麻、苎麻、大麻已经成为纺织品检测成分分析业务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则通过对大量亚麻、苎麻和大麻纤维的横纵截面形态研究和对比,以及对大量纺织品面料中的麻纤维的平均细度值的研究,对这三种麻纤维纺织产品检验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亚麻也称鸦麻、胡麻,分纤用、油用,纤油两用三类,均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亚麻纤维存在于麻茎的韧皮组织中,经沤浸脱胶去除部分胶质,使粘连纤维束得到部分松散,再经压轧、打麻加工成“打成麻”,为10~20根单纤维组成的工艺纤维。由于吸湿性好,导湿快,直径相对较细,是夏季衣衫的主要纤维原料之一。 苎麻原产中国,有“中国草”之称,是一种宿根性草本植物,一年可收成三次,分别成为头麻、二麻、三麻。每次收成麻的品质都有所不同,头麻最细,三麻次之,二麻最粗。因此苎麻在显微镜下样品之间直径差异较大。 大麻又称火麻、汉麻。在生长和放置中极少受虫害,十分奇特。大麻单纤维的细度和长度于亚麻相当,故亦需要用工艺纤维纺纱。据已有经验所知,大麻纤维及制品更为柔软和低刺痒感,这于纤维间胶质和纤维本身的柔软有关。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CU-2纤维细度仪、哈氏切片器,盖玻片,载玻片,刀片,液体石蜡,火棉胶等。 1.2样品 为了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随机选取了各主要产地亚麻、苎麻、大麻原纤维,其中样品1至5号为亚麻样品,6至10号为苎麻样品,11至15号为大麻样品。 1.3实验原理 制作麻纤维纵面,横截面显微镜切片,用CU-2纤维细度仪观察其形态以及测量其直径,通过比较纤维各种纵面、截面形态,以及直径大小鉴别纤维种类。 1.4实验步骤 1) 取亚麻、苎麻、大麻原麻纤维和纺织品面料中的麻纤维,分别将试样放入哈氏切片器中,涂上火棉胶溶液均匀切取20~30μm厚度的纤维横截面薄片,用CU-2细度仪观察并拍摄其纤维横截面图片。 图1 亚麻横截面 图2 苎麻横截面 图3 大麻横截面 2)取亚麻、苎麻、大麻原麻纤维和纺织品面料中的麻纤维,分别将试样放入哈氏切片器均匀切取0.2μm~0.36μm长的纤维束,移至表面皿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无水甘油,充分混合成稠密的悬浮液。使用宽嘴吸管吸取少量的混合均匀的悬浮液放入载玻片上,将其均匀展开,盖上盖玻片固定样品,制成纵面切片,用CU-2细度仪拍摄其纤维纵面图片。 图4 亚麻纵面 图 5 苎麻纵面
图 6 大麻纵面 3)参照FZ/T 3003–2000取亚麻、苎麻、大麻纺织品面料中的麻纤维,分别按照4.2方法制作纵面切片,用CU-2纤维细度仪分别测量1~15号样品各1000根纤维细度。 2实验结果 取1~15号各1000根纤维用CU-2纤维细度仪测试的结果见表1、表2。 表1 亚麻、苎麻、大麻纤维截面形态特征
表2 亚麻、苎麻、大麻直径
3 结论 纵向表面观察:亚麻纤维的纵向表面有明显横节,无竖向条纹,有光泽;而苎麻纤维纵向表面粗糙,竖条纹明显,呈树皮状,无横节;大麻纤维的纵向表面有孔洞,无明显横节,横向有刀刻痕,竖条纹不明显。观察横截面:多边形占大多数时为亚麻;截面为腰圆形且有中腔,外围带有辐射状条纹时为苎麻;当纤维横截面中三角形,不规则长方形截面占大多数时,其中外角比较尖锐,则为大麻。 从表2可以得出,亚麻平均细度为17.06μm,苎麻平均直径为27.86μm,大麻平均直径为20.87μm。这三种纤维的单根纤维细度虽然有较大交叉,但其平均直径和最大直径还是有较大区别,可以作为此三种纤维的辅助鉴别方法。其中当纤维平均细度大于26.12μm时,可以判定该纤维为苎麻,否则为亚麻或大麻。( 赵向旭 王宜满 张世全 黄海刚 黄剑平) (中国纤检)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