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服装 > 国内服装 > 正文 
 
  第九届大朗“织交会”圆满落幕
2010-11-09
分享至:

第九届大朗“织交会”圆满落幕

在4天展期中,各主分展场共吸引参观采购客商近15万人次

    4天展会,喜迎15万客商;近百家专业采购团、两场产销对接会推动火热采购;数控织机交易空前火爆;多场论坛研讨、时尚盛典次第登场⋯⋯

    11月2日下午5时,第九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携累累硕果,圆满落下了帷幕。

    本届“织交会”在专业性、国际性、贸易性等方面都有全新突破,新技术、新产品、新潮流不断涌现,参展商、采购商、专业观众人数都达到新高。这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大朗毛织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盛大展示。

    10月30日~11月2日,以“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九届大朗“织交会”在4天展期中,各主分展场共吸引客商近15万人次参观采购。“织交会”由“形象展”向“贸易展”转变迈出了更大的步伐,大朗毛织再次续写传奇。

    据主办方统计,本届“织交会”共接待专业采购团近百个,其中包括韩国、比利时、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和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黑龙江、北京、山东、河南、重庆、湖北等省市的采购团。此外,“织交会”组委会特意安排了两场采购商与毛织企业的对接会,现场的意向成交额近8000万元。“织交会”不仅为大朗毛织企业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收益,更成为大朗毛织企业了解、拓展内外销渠道的重要窗口。

    本届“织交会”上,数控织机再次成为一大亮点。117个毛织机械展位在展出规模上创历史新高,一批优秀的高、精、尖毛织机械产品集中亮相,大朗“织交会”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数控织机的风向标。据初步统计,本届“织交会”数控织机成交意向达12866台。巨大的成交量不仅展现出大朗毛织产业的独特魅力,也为大朗打造“世界毛织之都、数控织机生产与销售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织交会”除吸引各路品牌企业外,丰富多彩的时尚活动也是推动大朗走在业界发展最前沿的重要因素。本届“织交会”期间,“影响·中国2010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影响力传媒大奖(毛衫类)颁奖盛典”、“第八届中国(大朗)毛织服装设计大赛”、“2010中国(大朗)国际毛织服装流行趋势发布会”等一系列时尚盛典活动,让大朗成为毛织时尚的焦点。

    近年来,大朗通过着力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信息化与毛织业相结合、集聚资源要素、延伸产业链条等方式,加快推进毛织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收效。即便是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2009年,大朗毛织业依然实现了逆势上扬。规模以上毛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9%,毛织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7%。今年,大朗毛织业更是形势喜人,1~9月,规模以上毛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0%,利润同比增长87.5%。

    第九届大朗“织交会”的成功举办充分显示了大朗毛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已取得显著成效,充分显示了大朗“织交会”作为毛织行业的重要展会,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毛织行业开展经贸合作与交流、开拓海内外市场、开展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的重要平台。

    第九届“织交会”已圆满结束,但大朗搭建的合作与交流的商贸盛会将永不落幕,世界毛织业对大朗的期待与关注将与日俱增。

(纺织服装周刊)(E07)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2025中国纺织服装数字
sy.jpg
中国首届棉服AI设计大
sy.jpg
京津冀纺企齐聚高阳供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