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服装 > 国内服装 > 正文 
 
  湖南株洲欲建中国炎帝服饰文化研究所和博物馆
2012-04-12
分享至:

  近年来,随着西方流行服饰对我国的深入影响,人们对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关注度逐年下降,基于此,作为炎帝陵寝之地、中国服饰名城的湖南株洲,有意设立“中国炎帝服饰文化研究所和博物馆”,以期保护中国服饰文化遗产,促进炎帝东方文化的推广与交流,从而打造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品牌。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刘晓武提出了“关于设立‘中国炎帝服饰文化研究所和博物馆’”的建议,并欲将这一想法化为行动。

    经过细致的调研,刘晓武认为就炎帝文化影响力而言,有必要设立相关的研究所和博物馆。虽然我国的服饰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很少将传统文化注入服饰产业和服饰企业中,这直接影响到我国服饰文化和服饰产业的发展。此外,服饰产业的发展必须依托服饰文化,这不仅限于服饰的设计、生产、销售和赢利,更重要的是树立服饰文化品牌,将传统的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有机融合,可增强服饰产业发展的文化软实力。

    “建立‘中国炎帝服饰文化研究所和博物馆’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服饰文化之举,而位于株洲市的芦淞服饰城就具有较为成熟的条件。”刘晓武说。首先,株洲作为交通枢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其次,株洲芦淞服饰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服饰产业集群效应和现代商业服饰文明已凸显;此外,株洲芦淞服饰城在国内服饰界享有一定知名度,因此株洲具有传承炎帝文化和服饰文化的地域条件。

    在谈到“中国炎帝服饰文化研究所和博物馆”该如何运作时,刘晓武说:“可采用以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的方式为主,运营商以服饰文化研究交流、展示发布、网络传媒等为辅的模式,建成一个公益性文化研究馆(所),承担起炎帝文化和中国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任。同时,在株洲建设‘中国炎帝服饰文化研究所和博物馆’,可依托芦淞服饰城人、财、物流动量大的优势,改善国内博物馆普遍存在的“养在深闺无人知”的局面,从而拉动株洲服装、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中国纺织报)(E05)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