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本网专区 > 正文 
 
  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
--2011中国纺织学术年会 学术报告
2011-10-21
分享至:

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

邱夷平
  1982年获浙江丝绸工学院丝绸工程学士学位,1988年获美国奥本大学纺织科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美国
康乃尔大学纤维科学博士学位,1992-199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做博士后。曾任美国TIMBERLAND 公司首席材料科学家,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服装,纺织和室内装潢系和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立
大学纺织工程、化学和科学系助教授、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机械和航空工程系客座教授、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纺织分会主席。五家美国公司的技术顾问和三家美国律师事务所的技术专家证人。现任东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纺织学院院长、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带头人、教育部纺织面料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纺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站长,美国尖端材料技术学会(SAMPE)上海分会副理事长。2007 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后备队。现任Journal of Industrial Textiles、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和Journal of Adhe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的编委。

演讲题目: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

摘要

  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比强度和比刚度高以及可回收利用等多项优越性能,是最具潜力的新型结构材料,在汽车、建筑及军事航空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麻纤维的亲水性不利于与疏水聚合物的界面粘结,从而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使用寿命。多数纤维素纤维疏水化表面处理方法的效果不理想,而常用的化学方法对环境有污染。等离子体技术是高效环保的表面处理技术,但一般用于提高纤维的表面亲水性。
  本课题创新地提出一种将醇类预处理与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相结合的表面改性技术,可有效降低麻纤维的表面亲水性,提高与疏水热塑性树脂的相容性,改善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提高近50%)。这种方法属于化学改性机理,在麻纤维分子表面接枝上一层疏水的乙烯分子,因为改性效果持久。此外,这种方法绿色环保、简单易操作、成本较低,可实际应用于制造性能优越的复合材料的过程中,解决发展瓶颈,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此项目还探究了湿度对此种方法效果的影响,发现干燥条件下处理效果最佳。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sy.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大家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