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本网专区 > 正文 
 
  中国手工纺织业的发展和变迁
2019-04-03
分享至:

  摘要:中国的手工纺织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明清时期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近代受到机器纺织业的严重冲击,手工纺织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技术得到了改良,在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席之地。新中国成立后,个体手工纺织业走上合作化道路,成为国营纺织企业的有效补充。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传统特色的手工纺织技艺得以延续和保存下来,实现了传承和新的发展。

  关键词:手工纺织业;中国;历史;发展;传承

 

 

  一、古代手工纺织业发展水平很高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手工纺织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近5000年以前,已能织造麻布和丝绸。经过长期的发展,到商周时代,规格化的丝绸或麻布已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广泛流通;从汉代到唐代,大量的精美丝织品经海路、陆路向外输出,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到了两宋和元代,随着棉花在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广泛种植,手工棉纺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明清时期,中国手工纺织业无论工艺技术、产品质量,还是发展规模,都在全世界领先。

  (一)手工纺织业的起源很早

  中国各族劳动人民的纺织生产实践,在世界各民族中,起源很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了萌芽状态的手工纺织活动。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农牧业的发展,人们逐步学会种麻、育蚕、养羊等培育纤维原料的方法。那时已利用较多的纺织工具,产品较为精细,并且除了服用性以外,已开始织出花纹,染上色彩。

  根据考古研究,我们的祖先最早掌握纺织技术是用于麻类纤维和织物,时间可以上溯到距今5000年左右。河南三门峡庙底沟(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和陕西华县泉护村(约公元前2300年)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在陶器上面发现了布纹痕迹,每平方厘米有经、纬线各十条。江苏吴中区草鞋山遗址发现的葛织物是距今最早的葛纤维利用物证,该遗迹反映的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

  一般认为养蚕与缫丝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稍晚于麻纺织的一项发明。一些事例证明,我们的祖先约在5000年前,就已经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养蚕织绸了。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迹中发现绢片、丝带、丝线等丝织品,距今约4700年。与麻葛不同,丝绸产品具有优良舒适的服用性能和美观的装饰效果,特别受到青睐,一直是达官贵人享用的高档服饰用品,因此得到了很快的推广。这促成了后来历朝历代的官营织造机构的精工细作,产品不断向高档化发展,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

  (二)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纺织生产几乎是和农业生产同时开始的。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内,纺织生产与农业同步发展,成为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纺织与人类的衣着密切相关,人们的穿衣需求从遮体、御寒,到装饰、礼仪,成为表达人类物质需要和精神生活的特殊语言,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中华文明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如在汉族语文中,有大量的文字和词汇与纺织生产有关。在已经发现的甲骨文中,“糸”旁的字有100多个。

  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文化。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和火药是举世公认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也都起源于中国。这些科技文化对世界文明,对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交流,都曾起过巨大的作用。中国各族劳动人民的纺织生产实践,在世界各民族中,可以说是起源很早,范围很广,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影响很大,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也有相当的影响。

  中国的养蚕缫丝影响最大。在商朝,丝绸是和青铜器一样贵重的物品,为帝王所专享。春秋战国时期蚕桑丝绸业兴起,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饲育家蚕、缫丝、织绸的国家。从汉代开始,大量的精美丝织品经海路、陆路向外输出,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国因而被欧亚诸国誉为“丝绸之国”。丝绸产品具有优良舒适的服用性能和美观的装饰效果,特别受到青睐,一直是达官贵人穿用的高档服饰用品。这促成了后来历朝历代的官营织造机构的精工细作,产品不断向高档化发展,大量出口到欧美市场,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

 

  中国纺织工具和技术非常先进,开松纤维的振荡开松法、纱线加捻的以缩判捻法、人工程控提花机、多种染色印花等技艺都有独到之处。还出现了用畜力或水力拖动的32锭大纺车,以适应规模较大的集体生产的需要,成为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世界公认欧洲开始有提花机的时间比中国晚4个世纪,还可能是受到中国的影响;中国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早掌握染料染色技术的国家之一,在相当长的时期,织物的染色主要是采用植物性染料,其中茜素、靛青是最重要的品种。

  中国式的服装形成了明显的民族风格,其结构与款式在后世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变化,成为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服装体系。

  中国从商代以来即以国家经营的方式办起了集中性规模相当大的工场,专门从事纺织生产,制造供皇室和朝廷的织物。工场内部做了有组织的分工,按产品分类,原料有专人采办。这种管理生产方式比其他国家要出现的早得多。

  中国古代的手工纺织业,到了明清时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但与此同时,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纺织生产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和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了纺织生产的历史性飞跃。手工纺织业被动力机器纺织业所取代是历史的必然。

  

  二、近代经历的冲击、起伏和改良  

  (一)鸦片战争后受到严重冲击

  中国在1840年前后,手工纺织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没有实现动力化。沿海农村普遍使用的是手摇单锭纺车,每人每天最多纺棉纱125克,脚踏手投梭织机每人每天能织布9米左右,效率无法与动力机器纺织生产相比,价格也相差悬殊,因此无法成为可流通的商品。随着中外交通和贸易的发展,以及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沿海经济的封锁开始松动,以英国为主的机制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另外,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也吸引着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开办动力机器的纺织厂。当时中国的手工纺织业受到洋货进口和机器纺织业的冲击。

  从总体上看,19世纪70年代之前,进口纺织品只限于沿海的通商口岸附近,还没有渗入并扩散到内地,国内战争的破坏也只是局部地区,手工纺织业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处于优势。除了若干沿海大城市之外,大部分地区仍然以土布做衣服,农村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更是如此。

  (二)内部结构出现变化

  随着机器纺织工业的产生,手工纺织业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虽在下降,但仍有起伏。受到影响最大的是缫丝、纺纱等初级产品的手工生产,而织造及后续的深加工生产,手工生产仍然有生命力,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

  蚕丝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19世纪70年代以后,土丝受到厂丝的严重排挤。到20世纪初,蚕丝出口中厂丝比例超过土丝,国内丝织业也开始使用厂丝织绸。机器缫丝从此取得了中国蚕丝生产的主导地位,手工缫丝逐步衰落。同时,手工纺纱也日趋衰落。近代引进的环锭纺纱,人均日产14斤,生产率超过手工纺30—50倍。在机制棉纱丰厚利润的刺激下,外资和国人自办的棉纺工厂在中国日益发展,机制纱占领市场,挤占了手纺业的销路。

  另外,中国的手工织布业却有了较大程度的复苏。由于中国机织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机纺业,手织布与机织布的效益差距不如手纺纱与机纺纱那么悬殊;同时也得益于当时建立起初具规模、设备简单的手织工场,专业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激发了手织业的生命力。以土布国内市场为例,1875年手织棉布占国内外棉布供应的78.2%,到1905年仍保持在78. 7%。

  

  (三)技术在竞争中有了改良

  随着动力机器纺织的逐步推广,手工纺织技术也在竞争中有了改良。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多处都在试制多锭纺车,实现了牵伸加捻的自动控制,与卷绕同时进行。把人手从控制操作中解脱出来,只需承担喂入和接头工作,一人可以看管几十个纺锭,这样就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无疑是纺纱技术的一大进步。多锭纺车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棉纺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织机方面,如在手工改良织机上加装纹板式提花龙头,成为提花龙头拉花机。传统的花楼织机用细绳将花本编在牵线上,除织工外,还要一人在花楼上专司曳花,较为费力。提花龙头采用回转的打孔纹版,控制束综的提升,简便省力,且可织制更加精细的纹样,为手工绸厂广泛采用。

  总的说来,近代手工纺织品的变化趋势是:过去落后的低级产品逐渐被淘汰,过去浮华的高级产品逐步萎缩或转化为工艺品,只有适合时宜的产品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三、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改组和改造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手工纺织业占有一席之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现代纺织业的兴起,中国手工纺织业日益萎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淘汰和消亡。相反,它以价廉耐用和灵活性、适应性强而被长期保存了下来。有的产品还具有很高的水平,如四川的蜀锦,浏阳的夏布,南京的云锦,盛泽的盛纺,山东的周村绸,浙江的杭罗、杭纺,上海的毛巾、被单、花袜等,都行销国内外,成为中国同外国友好通商的重要商品。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手工纺织业,包括棉织、针织、丝织、麻织等许多行业,其中以棉织、针织所占比重最大。这些手工纺织业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从业人员60多万人。其中,江苏、上海、四川、河北、山东、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省市的从业人员较多,手工纺织工业产量较大。据估算,全国手工织布从业人员城镇约占70%,农村约占30%;手工针织主要集中在城镇,从业人员绝大多数为专业人员。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虽没有现代化的纺织工业,却都有它们自己传统的、古老的手工纺织业或家庭式的作坊。广大农牧民能用手工制织氆氇与卡垫,也能用毛绳编织粗毛毯和毛口袋。在机器纺织业最发达、最集中的上海,解放初期手工纺织业在纺织品生产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各地交通尚未完全恢复,农村购买力还十分薄弱,使原来挣扎求存的手工纺织业,处于更加困难的境地。为了帮助手工纺织业克服严重困难,党和国家对它们给予了关怀和扶助,从棉纱分配、产品销售、银行贷款一直到税收政策,帮助它们克服资金和供销上的困难,使手工纺织业开始逐步恢复。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好转和人民生活水平、购买力的不断提高,手工纺织业很快有所好转。在这个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手工业经过合作化形式,向集体经济转变。

  (二)帮助个体手工纺织业走上合作化道路

  从1950年起,根据党的“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精神,结合组织生产自救,贯彻自愿原则,着手组织手工纺织业的生产合作社。为了积累经验,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主要是重点试办,积累经验。1953年,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推动下,手工纺织业的合作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也加快了手工业的合作化速度。

  1956年,手工纺织业出现了合作化的高潮。在此期间,中央手工业管理局曾召开两次全国手工棉针织专业会议,提出了对手工纺织业提高产品水平,淘汰土纺土织的方针,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各地根据手工纺织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这样一个原则:对手工纺织业中设备优良、可以用来补充大工厂大量生产中品种方面不足的,要予以保留;压缩并淘汰设备、技术和产品质量都在水平以下的那一部分。如当时手拉脚踏木机,全国有18万台,这类落后设备没有保留价值,对这一部分从业人员,另外照顾和安排生活出路。

  到了1956年底,全国的手工纺织业都参加了各种组织形式的合作社,已基本实现全面合作化,参加合作社的手工纺织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纺织业人员的95.7%,产值占94.8%。全年生产棉布11.58亿米,占全国棉布生产总量的21%;全年织布用纱74.67万件,占全国织布用纱的17.35%。至此,手工纺织业由个体经济到集体经济的转变基本完成。

  这些合作组织的一部分后来发展成为集体所有制的纺织企业,逐步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产品不断丰富,生产效率有了提高,在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解决社会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对国营企业的有效补充。

 

  四、新时期重在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一)手工纺织工艺和技术得以延续和传承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装备大幅进步,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纺织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正在向纺织强国迈进。一些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手工纺织工艺和技术延续和保存下来。其中有许多精湛的技艺,特色鲜明的产品,体现着中华民族宝贵精神的文化传承,也是当今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保留下来的纺织技艺以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为主,是凝结着民族智慧的历史与文化载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新时期,在传承本土文化、构筑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

  展现出独特价值和无穷魅力,并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其中涉及门类多、覆盖面广、品种丰富的一大类主要包括纺、染、织、绣、印等传统工艺,丝绸方面的居多,如苏绣、蜀绣、粤绣、湘绣“四大名绣”,云锦、苏锦、蜀锦、壮锦“四大名锦”,以及各地蚕丝织造技艺等。织、染、印方面有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夏布织造技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蓝夹缬技艺,产品极具乡土特色;第二大类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技艺,如黎族纺染织绣、土家族织锦、侗族织锦、白族扎染技艺、苗族蜡染技艺、藏族卡垫、羌族刺绣、维吾尔族花毡、哈萨克族地毯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第三大类是各民族的手工传统服饰,种类繁多,如奉帮中式手工服装、惠安女服饰、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等。

  纺织传统工艺的核心是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手工制作,而当前追求个性化和产品品质正在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纺织传统工艺可以满足个性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纺织传统工艺大多使用天然原材料、植物染色,制作过程绿色环保。另外,一些产品体现传统工艺的精湛与匠心,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国粹的价值与魅力,适合作为国礼用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二)弘扬纺织传统文化,振兴纺织传统技艺

  中国纺织工业在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制造水平的同时,需要同步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自觉,重塑文化自信,弘扬工匠精神。因此,传承纺织传统文化,振兴纺织传统技艺,对于纺织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既是纺织行业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所做的贡献,也是纺织行业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重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文件,推动了纺织传统技艺的新发展。

  首先,在尊重并保持纺织服装传统工艺本真性、完整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时期符合市场经济环境的传承与发展模式,吸纳更多有实力、有品牌、有渠道的企业积极、主动参与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探索纺织传统技艺传承的新思路、新模式。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相结合,探索跨界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其次,挖掘艺术特色。手工刺绣、织锦、蜡染等纺织传统工艺以精工细作、彰显个性而著称,富于艺术性,具有工业化生产无法替代的特性。传统手工技艺赋予产品的个性化、小众化、稀缺性、唯一性,不同于大众化、产量大的机械化生产的产品。要充分发挥纺织传统工艺更加适合于体现艺术品质、个性化、品牌化的定制的优势。

  最后,加强现代科技在传统工艺中的应用。机械化生产和手工技艺的特质应该得到互补,将机械化生产的精细准确渗透于手工生产的环节,将机械化生产的科学性、精确度与手工制作的差异性、个性化进行有机结合。在保持手工产品特点的前提下,推动其向品牌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也为手工纺织品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注:本文注释及全文内容请参考武力主编《产业与科技史研究. 第四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10)《中国手工纺织业的发展和变迁》一文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2025贺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20
2024关键词.jpg
【专题】2024年纺织服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1.jpg
守正创新荣膺担当,中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