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本网专区 > 正文 
 
  应多措施维护防护用纺织品原料市场秩序
2020-04-14
分享至:

  CTEI网讯 近一段时间,防护用纺织品的生产供给出现了失衡下的乱象。

  一、疫情造成防护用纺织品需求井喷式暴涨

  新冠病毒疫情大规模爆发,引起市场剧烈波动。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受到深度影响。国内疫情趋向好转时,国外主要纺织品出口地疫情恶化。国内企业生产复工也遇到了新的外部环境,正常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贸易形势不容乐观,但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纺织品出口,随着国外疫情防控的需要,出现了“一罩难求”的情况,特别是KN95系列的产品,价格随着市场的推动一路窜升。

  二、防护用纺织品原料供给失去均衡

  国内疫情爆发初期,由于市场生产能力储备不足,口罩等防护用品纳入了管控调配内容,市场供给有效提升,虽然受到熔喷布等产量瓶颈,但经多方努力,保证重点供应,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国内的生产保持了高效运转,为疫情控制做了极大的努力,市场总体有序。

  随着国内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纺织品产能逐渐加大,原料供给出现失衡。熔喷布成为了焦点。设备生产企业和熔喷布停产企业复工逐渐加大供应,市场价格也快速攀升,社会资本以及国有企业也都根据市场需求和有关要求,快速进入供应链系统。但是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的阶段性刚需,依然是生产环节的瓶颈。

  近期,除了熔喷无纺布外,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甚至水刺无纺布都加入了被抢购的内容。各种资本和企业群体也加入了抢购的大军。一时间询单千千万,供应基本不变,市场热闹非凡。昨日市场涨价向上传递,生产原材料也已涨价跟进。市场秩序以市场无序再开始。

  三、防护用纺织品产业链乱象的剖析

  市场机制作用发挥、市场要素资源充分配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之一。尊重市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是这次疫情期间防护用纺织品,特别是口罩和防护服快速供给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口罩类产品管控的结束,防护用纺织品原材料的需求也随着国外疫情的爆发逐渐增大。各类游资的进入和囤积,加上国外疫情采购的短时间的刚需,给了资本市场很多想象空间。市场由口罩的生产采购乱象,过渡到原材料供给的价格乱序。由于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受阻,各类资源都挤进了这个狭窄的产业带。“堰塞湖”、“肠梗阻”、“跑冒滴漏”各类现象层出不穷。

  其实,如果认为是供给失衡,就要算供给的账。全国的口罩产量如果每天有1.5亿只(据报道,截止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医用口罩、医用N95口罩在内,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其中,医用N95口罩日产能产量分别达到196万只、166万只),需要熔喷布25g/㎡约150吨(部分产品50g/㎡),或者稍增减。当然还有部分防护服复合无纺布生产的需要。国内的熔喷布产能有多少呢?据公开的资料,2018年中国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能力达到83240t/a,实际产量为53523t/a。除了出现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导致熔喷布市场火爆外,熔喷布市场长期以来不温不火。如果有序生产供应,熔喷布市场的供应失衡显得道理不够充分。当然熔喷无纺布还用于环境保护材料、服装材料、电池隔膜材料、擦拭材料等领域。但是以目前的价格水平,哪一个行业能支撑这样一个价格。各种覆膜产品的替代也增加了市场对满足过滤效果的产品的供给。

  至于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的市场波动也没有道理。据统计,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的生产工艺以纺粘为主。2018年,纺粘非织造布的产量为297.12万吨,在非织造布总产量中占比达50%,主要应用于卫生材料等领域;熔喷工艺占比仅为0.9%。更有甚者,最近水刺无纺布企业很多都做起替代产品。2018年中国水刺非织造布产量达64.26万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无可厚非。但市场机制的另一种现象,市场失灵也或隐或现。

  市场出现的一系列反常的现象令一些行业里的龙头企业也颇感困惑。本次疫情期间,还有很多企业设备停了很长时间,由于市场的需要,重新开工生产,如果产品达标,有序补充产能,对这次疫情也有很大贡献。也有龙头企业即便是如此供不应求,也保持了谨慎乐观,企业负责人决定不扩产,不增加重复投资。

  市场机制的发挥还是要靠市场来给出答案,为此笔者认为:

  1.国家出台部分出口防护品出口检验,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信号,这标志着防护纺织品增加了一道出口防护墙。复盘疫情期间国内口罩的管控,这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

  2.建议对市场重点企业供需节奏列出指导日程表。做到有序供应,不挤兑。熔喷布目前大部分地区还在实施计划配置。新增产能据悉也有序配给了重点地区。

  3.建议行业协会等相关组织对产需平衡表进行公示。公开透明、市场信息对称,炒作者自然就出局了。(李继锋)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