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企业 > 企业评析 > 正文 
 
  天虹集团辉煌绽放十五年
天行健 虹之韵
2012-08-20
分享至: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虹之韵,人生历练当舞。”这是天虹人的座右铭,也是天虹纺织集团十五年来不断践行与发展的天虹精神。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将商场视为舞台,无论是顺境抑或是逆境,无论是机遇抑或是挑战,均能信手拈来,舞出华丽的篇章。

 

洪天祝(中)与他的团队共同奠定了天虹的辉煌

 


  天虹纺织集团,全球最大的包芯棉纺织品供应商之一,亦是全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之一,成立于1997年8月27日。如今,集团在创始人及董事局主席洪天祝的带领下,已走过了辉煌灿烂的十五年。

  天虹纺织集团主要业务为制造及销售优质纱线、坯布及面料, 尤其专注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棉包芯纱线。

 

快速扩张 打造全球包芯棉No.1

  1997年8月, 集团创始人洪天祝凭借从业多年的经验,以15万美元在中国香港注册创办香港天虹实业有限公司,而后,香港天虹实业有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开始投资中国内地的纺织行业。同年10月,租赁泰州一间国有工厂的多余厂房及机器, 生产及销售非弹性坯布;其后借着不断并购破产国企, 又买地建厂, 天虹不断壮大。短短7年间,天虹已拥有8家工厂、18万纱锭, 年营业额10亿元,盈利1.32亿港元,成为中国20大棉纺织厂之一,并在2004年于中国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时年36岁的洪天祝,成为了当年香港上市公司中较为年轻的上市公司主席。

  目前, 天虹纺织共有12个高效生产基地, 分别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及越南, 具备超过100万个纱锭及900台喷织机的总年产能, 提供13000个就业机会, 全年销售收入更高达68亿元人民币。天虹纺织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包芯棉纺织品供货商, 也是全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

 

越南办厂 迈出国际化坚实步伐

  2006年,在中国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下,洪天祝改变策略,考虑到越南当地各项生产成本较低, 故将其扩大纱线产能由在中国进行低成本并购转为在越南扩充产能。2009年东盟与内地成立自由贸易区,更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经营环境。到2011年, 天虹集团的越南工厂已具备40万纱锭产能、4000名员工,产能占天虹集团总产能40%。目前越南的5个工厂发展良好, 这更证明当初决定进入越南的策略是成功及具有远见的。

 

创新发展 奠定基业永固的根本

  2008年金融危机,天虹集团紧紧抓住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加快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内部改革发展的步伐,在纺织市场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仍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盈利2.1亿元,走在全国纺织行业的第一方阵,为纺织行业创新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子。而洪天祝突出的创业精神、创新思想和对社会的贡献,受到同行的瞩目和各地政府的高度肯定。

  在管理创新上,洪天祝倡导“诚实合作,创新卓越,客户导向”的先进企业文化与价值观。针对企业100万纱锭,喷织机900台的规模,而且布局分散的情况,集团实施“三个本地化”,即在各子公司所在地实施“人才本地化、效益本地化、发展本地化”的营运管理模式,形成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鱼水关系,带动了地方纺织行业的发展。仅在江苏徐州一地,就使原来的5万锭破产企业发展成为40万锭的大型纺织企业,同时集团还分别在南通、泰州等地组建十几家企业,都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

  天虹集团十分注重品种创新和技术创新,一是在集团内部成立“品种研发中心”,针对前沿市场需求,追求纺织品的外观及内在质量不断提升,把天虹建成国内最大的氨纶包芯纱研发生产基地之一。二是实施“傍大款”策略,分别与英威达合作开发莱卡氨纶包芯纱线系列产品,与世界500强陶氏公司共同研发生产“XLA”,与奥地利兰精公司研发生产天丝等新型纱线,登上国内外高端市场。三是在纺织行业不景气、效益大幅下降的困难情况下,秉持天虹集团专业化、国际化、精益化的发展策略,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为导向,带领天虹集团仍实现了高速度发展的企业目标。

 

坐落于越南的天虹仁泽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外景

 

敬天爱人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在对社会贡献上,洪天祝带领的天虹集团先后吸纳地方纺织企业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人数已达13000人,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洪天祝还积极参与各地公益事业,在经济欠发达的江苏睢宁县,他先后与当地中小学签订十年助学合同,共出资120万元,改善教学设施和救助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洪天祝率天虹集团万余名员工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达368万元,受到四川灾区人民的衷心赞誉和江苏省慈善协会的高度评价。

  2012年,天虹集团又通过江苏慈善总会定向捐赠睢宁慈善基金会600万元。 
 

 

(纺织服装周刊 记者 陆健 ) (E04)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sy.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大家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