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企业 > 企业评析 > 正文 
 
  和鹰 创新永动机
2013-08-20
分享至:

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智勇

 

  正是和鹰产品、服务的不断创新,使其在短短5年时间发展为50%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首位,且每年实现30%的增长率。

  近几年服装行业总体形势不景气的环境下,作为一家机械制造公司,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和鹰科技”)还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让人不禁想对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一探究竟,当我们走进和鹰位于上海的总部大楼时,问题似乎一下子有了答案。

  在公司办公区入口处,记者看到墙上醒目张贴着第一季度“和鹰科技创新排行榜”,创新提案提交量排在前几位的部门和个人一目了然,一季度累计排名第一的研发部门提交52件创新提案。同样的排行榜在厂房区也能看到,时时激励公司每一位员工。

  见到和鹰科技董事长尹智勇时,他刚从德国法兰克福国际纺织品及柔性材料缝制加工展上赶回来,没有停歇立刻召集部门开会,根据展会的情况对公司进行下一阶段部署。

  “去年公司销售额的8.6%投入研发,除了中国研发中心,我们在日本和德国都成立了研发团队。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很快,企业要发展,必须在创新上大量投入,许多投入都走在行业前端,未来五到十年才看到成效”,尹智勇介绍。

  正是这样一位敢想敢为、将“创新”视为企业灵魂的负责人,把脉市场需求,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在产品和服务中,完善对全产业链的服务,带领着和鹰不断攀登新高峰。

 

今年6月在德国举办的展会上,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智勇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介绍本公司参展的先进设备

 

  服装数字化

  2013年初,和鹰科技整合美日等六个国家八家单位的技术资源,推出以三维智能量体系统为支撑的“四分钟快速成衣系统”,颠覆传统服装业量体裁衣的观念。系统能根据消费者的人体尺寸,在半小时内做出一件成衣。而公司打出的另一个服装数字化全面解决方案——个性化定制,从硬件到软件解决了未来服装逐渐走向定制化的需要。系统产品主要包括服装打版放码软件、智能试衣软件、自动铺布系统、数控裁剪设备、智能吊挂系统、智能仓储系统在内的整个产品线。

  尹智勇说,以“数字化”为主线,将缝前、缝中、缝后用上述产品加以串联,将服装的整个产业链打通,可以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形成了全球唯一一家拥有此产品线的公司。

  而具体到每一环节,都可以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例如数控剪裁设备对每种不同面料都可以进行数据存档,比如做女装的企业一年四季都在变换面料,每一种面料的数据不一样,参数也不同,以前都是靠操作者的经验来控制机器,很容易产生误差,但运用数控剪裁,常用面料的数据都已存档,只需调取即可,操作精度大大提高。最新推出的HY-R1624圆刀裁剪机,整个裁剪过程中不需要覆膜。“这样的颠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包括打孔纸、磨刀石、刚毛等耗材的费用,提高裁剪精度。”

 

生产车间

 

  服务智能化

  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的性能上,和鹰科技对客户的服务同样也以创新取胜,这些技术在纺织机械设备领域都是“独一份”。

  早在2010年,和鹰科技就成立了中国首家“4S”销售服务中心,开创了数控裁剪机领域服务新模式。如今遍布全国的4S服务网络,让和鹰实现了119分钟的响应速度,客户提出服务要求后,售后人员2小时内到达。

  在不断的技术创新下,和鹰的售后服务又上了一个更新的台阶。“机器里很多部件有一定寿命,有的几个月就需要更换,以往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部件损耗以为机器坏了,并不知症结所在。现在公司研发了消耗品管理软件,部件需要更换时会自动发出提示,这样企业在操作中更明了”,尹智勇说这一技术在客户中广受好评。

  同时,公司还能够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现在产品30%左右出口到国外。国内客户也遍布全国,服务做到及时远不够,如何达到最佳才是追求目标。以往机器出现故障都需公司派技术人员去现场诊断,耗时费力。如今只需一个电话,公司技术人员把对方的密码输入计算机,就可监控到出故障的机器,进行诊断,然后再做维修。单是这项服务就运用到当下最为热门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

  未来“3D化”

  媒体报道称3D打印技术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并将3D打印技术看作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生产工具”。对于这一趋势,走在科技前沿的和鹰科技自然早已捕捉到。“下一步,我们将探索3D技术在服装界的应用”,尹智勇对此信心满满。

  “3D技术在服装界的应用目前大致有几个方向,一是三维人体测量,通过扫描就能准确展示人体各围度的尺寸数据;二是三维设计,通过软件,电脑上直接呈现设计好的服装穿到人体的效果;三是三维试衣,顾客无需试衣,只需站在屏幕前就可看到试穿成衣效果;四是三维彩色打印,直接将服装进行立体打印。这其中的技术基本可以实现,目前我们将这些技术整合,准备推出从三维人体测量、三维设计、三维试衣到三维打印的一条定制生产的完整生产线”,尹智勇说,“如此一来,可以从面料的选择到服装版型的设计甚至配饰的选择都可以轻松实现个性化定制。”

  除了研发3D技术以外,和鹰科技在未来战略上的规划同样立体,“两横一纵”的发展思路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两横”,即“服装数字化全面解决方案——个性化订制”与“服装数字化全面解决方案——快速成衣系统”,“一纵”,即和鹰科技一直专注的裁剪领域,及“全球软性材料裁剪专家”的发展方向。以服装、产业用纺织品、箱包等下游产业为服务对象持续发展公司在铺布与裁剪方面的技术,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未来将更专注于行业技术领域的突破,将自身的数控科技研发优势引入不同行业,扩张放大我们自身优势。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对于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来说,这反而是一个机遇。中国企业不能做井底之蛙,一定要走到国际上去多看多学习,也相信未来能够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多的话语权。” (中国服装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