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企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常州合纤厂:华丽转身,运河新经济的一个缩影
2019-05-13
分享至: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的确凉”曾是国人“时尚短缺”的年代中一段最为鲜亮的记忆。大运河畔的大仓路65号,五星智造园,其前身就是国营常州合成纤维厂,这是当年江苏最早生产“的确凉”的工厂,它生产的“茶花”牌涤纶纤维曾是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产品。

  赵东庆于1968年进合纤厂,做过操作工,当过班长,担任过车间统计员、生产组设备员、安技员等,后又长期从事职工教育工作直至退休。根据赵东庆提供的《常州合成纤维厂志》所述,上世纪60年代,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合成纤维。彼时,涤纶纤维和棉混纺后,就可得混纺“的确凉”布,“我们所说的‘的确凉’,其实就是这种涤纶面料。”

  1966年,刚刚创建的国营常州合成纤维厂,以大运河畔原油脂化工厂的一个车间作为厂房,开始研发、生产涤纶短丝。合纤厂从而成为江苏省第一家小化纤投产单位,也是国内较早生产涤纶纤维的厂家之一。

  至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市内化纤生产协作的形成和发展,常州有了自己生产的纤维、纺纱、织布、染整的“的确凉”涤棉布。赵东庆感慨道,“当年常州的‘化纤一条龙’享誉全国,我们就是这条‘龙’里的龙头企业。”《常州合成纤维厂志》上显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按当时人口计算,合纤厂的年产量就能为每位市民供应八尺“的确良”布。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不透气、不吸汗的“的确凉”面料逐渐式微,新世纪之后合纤厂因种种原因逐渐走向没落。

  对赵东庆来说,如今的五星智造园,有一种熟悉而陌生的味道。熟悉的是,这里的厂房和格局都没有变动;略感陌生是,经过厂房外立面和公共部分的整修、装饰,原本老旧的厂房又焕发出现代、潮流的气质。白色的外墙,佐以红色的钢架结构为装饰,刷白的老式阳台、随处可见的玻璃幕墙,以及各种影视动画、创意设计、文化传媒、文艺咖啡吧等文创配套……整个园区颇有种LOFT的味道。

  “2015年7月,我们与钟楼区五星街道签约,2015年底启动了对整个厂区的改造。”园区运营商、博济科技园常州区域总经理苏娟曾参与厂区的改造、招商及运营,“整个厂区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我们几乎保留了厂区所有的主要建筑,只对厂房外立面进行提升整修,并对园区道路和景观绿化进行改造。”苏娟说:“这是一段值得记录的历史,也是园区独特的文化积淀,是大运河畔的一种情怀。”

  截至2018年12月,五星智造园已驻入企业200家,形成了以文化传媒、影视动画、设计摄影等创意型企业为主,电子商务、互联网等科技型企业为辅,文创与智慧科技相融合发展的产业园区。目前,该园区已被认定为“钟楼区十大文创产业基地之一”“常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常州市级大学生创业园”“江苏省中小企业星级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众创空间”“江苏省创业孵化基地”等等。截至2018年,园区年产值达4亿元,年税收达千万元,解决就业人数1500多人次。

  曾经以水运经济为己任的运河,如今已成为旅游、文化、创意、商贸、休闲、居住的绝佳载体。以运河沿线工业遗产和文化记忆最为集中的钟楼区为例,该区在谋划“十三五”开篇布局之时,提出“6+1”板块建设,其中“古运河生态文化休闲板块”就是其中之一。钟楼区区委书记赵正斌告诉记者,大运河是钟楼区重要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记忆,钟楼段的大运河有形态、有人气、有潜力,初步形成了以运河五号为代表的一批文化产业集群,华丽转身的合纤厂,就是运河新经济中的一个缩影,通过对工业遗产的适度改造,延续城市文脉、重新赋予其商业功能的方案,正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与认可。

  赵正斌表示,钟楼区目前正通过在运河沿线打造“双创+科创+文创”的产业带,以产业智慧、文化基因等元素让大运河“活”起来,全力打造新时代、新运河、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来源:常州晚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sy.jp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