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企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疫情当前 兰溪一家防护服面料生产企业的三次抉择
2020-03-17
分享至:

  “今天的8吨防护服面料准备好没,河南那边急着要的。”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物资保障组驻企特派员、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董艳跟在浙江百浩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亚平后面,一会进车间一会去他办公室,催得很紧。日前,当记者经过测体温、出示“健康码”、登记走进企业时,刚好碰见了这一幕。

  疫情来袭,在全国支援武汉的当口,位于兰溪市云山街道的百浩工贸,成了全省唯一列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名单的防护服面料企业,保障国家疫情防控的物资需求。

  对胡亚平来说,从被动关停原有生产线时的忐忑;到延缓4000多万外贸订单时的纠结;再到主动放弃每吨高出一半多价格的市场订单;最后甚至积极转型下游产业,做起防护服……一次一次抉择,都是他内心的一次次磨砺。

  被迫关停,4000万外贸订单延缓

  早在农历正月初二(1月27日),胡亚平就接到了全力生产防护服面料并由工信部统一调拨的指令。也就是那一天,企业复工,比往年早了8天。

  企业拥有6条手术服、手术包等医用手术室一次性耗材生产线,2条防护服面料生产线。“一开始根本就没工人啊,勉强招来的10名本地工,也只能维持1条防护服面料生产线。”接下来的几天,胡亚平更是心急如焚。手机上,手术室耗材的外贸订单接踵而来,6条生产线却始终开不起来。他悄悄算过一笔账,作为外贸企业,百浩工贸与俄罗斯、德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都有外贸往来,生产线要是一直不恢复,意味着价值4000多万元的外贸订单只能延后了。“关系好的勉强可以解释,很多单子只能眼睁睁看着溜走。”

  干不了也不能闲着。无奈之下,胡亚平咬咬牙,把精力全部放在了防护服面料的生产上。防护服面料是由无纺布和透气膜通过专业胶水粘贴而成,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随着防护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原料缺乏矛盾也日渐凸显。生产没几天,这两样最关键的原料就快用完了。”没原料就意味着彻底停产,可物资保障组每天下达的硬性指标却一分也不会减,怎么办?

  “你们放心生产,原料的问题,我们来解决,本地没有,去外省调。”董艳立即与上级反映,启动了联防联控机制,很快与山东东营的一家企业取得了联系。2月7日晚11点多,5.2吨透气膜从东营出发,直奔兰溪。防疫情期间为了防途中卡点影响送达时间,当地还专门派了警车全程护送。12个小时多后,透气膜于第二天中午11点多抵达兰溪。“饭都没吃他们就返回了,还是我们打包了快餐给他们。”这给胡亚平带来了很大冲击:“疫情面前,很多事情都应该放一放,大家齐心协力,先把这个困难度过去。”

  主动放弃,拒绝价格高出一倍的单子

  上游材料供应商还没复工,兰溪市经信局跨省与上海金山区协调沟通;透气膜车间急缺10名普工,兰溪市人社局联系电信部门,向企业周边群发短信,几个小时就招到了人;生产缺了资金,中国银行兰溪支行2天之内就提供了800万元的低息信贷……这些,胡亚平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问题一个个解决,防护服面料生产模式也从原来的订单式转为稳定式。产量从一开始的每天10多吨到如今的日均25吨,20多天产了500多吨,产值1500多万,比过去5年还多。“要不是特派员和政府部门从中协调,根本不会这么顺利,更别说那4000万外贸订单了。”回头想想,胡亚平反倒有些庆幸。很快,上门要货的企业也纷至沓来。“每吨防护服面料价格普遍比国家统一调拨的要高1至1.8万左右,高出一半还多。”这时的胡亚平却丝毫没有心动,“疫情面前,所有人拧成一股绳,都在全力保障生产,我们更应该把物资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疫情面前,保证国家统一调拨,我们责无旁贷。”

  一吨防护服面料就可以生产3500余件防护服,下游10多家国家定点防护服生产企业正常生产,均受益于百浩工贸的满负荷运转。这样的成绩也让胡亚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积极转型,面料企业第一次做防护服

  这样的自豪感没持续多久,意外的电话又让胡亚平萌生了另一个大胆的想法。

  “你们除了面料,防护服做么?”一天,来自本地医院的一个求助电话打到了企业销售总监胡顺风这里。企业虽然有防护服生产车间,却一直处于闲置状态。要开启生产线,资质、技术、工人都是问题。让胡顺风没想到的是,这样的求助电话,每天都在增加。“本地疫情防控很缺防护服,我们就是做面料的,为什么不干脆直接做防护服?”胡亚平得知这一情况后,在确保国家应急防控物资调拨的前提下,并征得董艳他们的同意,向相关部门表达了这一意愿。

  “所有手续全部绿灯,一切从简,先准备生产。”“你们缺工人,我给你们调。”入企调研后,省药品监管局、金华市市场监管局、云山街道的回复让胡亚平吃下了定心丸。短短5天时间,100多套非无菌防护服样品就新鲜出炉了。

  2月27日,记者穿上隔离服,戴上隔离帽,经过一道淋风房,来到了企业的无菌车间。车间内,40多名女工戴着口罩、身穿防护服,一针一线缝制防护服,缝纫机的脚踩踏板“嗒嗒”声不绝于耳。自2月23日起,百浩工贸日产防护服就达到了1000余套。“量不多,根本没想过能不能赚钱,为疫情出力,能多一件是一件。”百浩工贸还向社会捐赠了2万多个医用口罩、1000多套防护服,总价值20多万。

  “疫情千变万化,大家的卫生意识也越来越高,我们的产品结构也要适当调整了。而这几天疫情的国际化,或许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全新的机会。”随着工人的陆续复工,企业运转也逐渐恢复正常,胡亚平脑子里已经有了新思路。

  (来源:浙江在线)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2.jpg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
360.jpg
【专题】发展新质生产
sy.jpg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
sy.pn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