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企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裕大华:智能化改造5000吨纱无一起退货
2020-06-22
分享至:

  “今年1月份时,我们的纱线订单就已经排到了6月。产品一出来就被抢购一空,现在的库存量不到10天。”长江网记者6月21日从在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举行的全市工业智能化改造现场推广会看到,这个百年纺企建成国内领先智能纺纱车间。

  在建成智能纺纱车间后,这家传统纺织企业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产品供不应求,已成为国内一线纱线供应商。

  裕大华是一家百年纺织企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创立的武昌裕华纱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型机器纺纱厂之一。

  2015年,武汉市属原裕大华集团、江南集团、一棉集团、冰川集团等纺织企业整合,成立了现在的裕大华集团,是武汉唯一的国有纺织企业。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2018年,裕大华投资3.3亿元进行智能化改造,建设“十万锭全流程智能纺纱项目”,引入了国内自主研发的智能纺纱、智能物流、智能仓储等系统,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19日,记者走进裕大华车间里,只见一排排机器轰鸣,沿路却看不到几个工人,完全不是传统印象中的“万人工厂”形象。

  在车间背后的一间会议室里,有一个大屏幕,车间里订单有多少,纺了多少纱,用了多少电等等,上面显示得一清二楚。

  车间里还安装了大量传感器、工业机器人、AGV搬运小车等,大部分工序不需要人工参与,夜班可实现无人值守,成为“黑灯工厂”。

  据悉,智能化改造后,1万锭纱生产线用工量,从过去的53人减少到15人以内,降低了71.7%,运营成本降低了14.85%。

  “以往,纺织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现在全部用运输机器人,根本不需要人员。”公司总经理介绍。

  过去,产品标签靠人工写在纸上,很容易丢失,出现质量问题,难以追溯。而现在,车间很多设备上安装了芯片,通过智能质量追溯系统,很容易找到问题根源。

  “车间改造后,我们一共生产5000吨纱,没有出现一起退货、索赔的情况,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每年都会出现几十起。”卫江介绍。

  市经信局介绍,目前,武汉市正大力推进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并推出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对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的,按其实际完成投资;包括设备硬件投资、研发软性投资,给予8%,最高2000万元的转型补助。

  (来源:长江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