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企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被列“实体清单”,衬衫生产巨头溢达规划突围彰显伸缩力
2020-07-27
分享至:

  7月21日,溢达集团旗下的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因涉及所谓的“强迫劳动”遭列美国“实体清单”。在纺织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旗下企业遭列“实体清单”的消息让业内将目光聚集到这家衬衫生产巨头的身上。

  对此,溢达集团回应称,对美国商务部的决定深感愤慨。在溢达,无论过去、现在,或者未来也绝不会使用强迫劳动。有关昌吉溢达使用强迫劳动的指控,这是完全没有事实根据。于2009年成立的昌吉溢达,是一家全流程智能化纺纱厂,一线员工工资是当地最低工资的2~3倍以上。2019年,一家知名的国际审计机构曾到昌吉溢达作独立调查,并确认不存在强迫劳动。

  结实有力的回应,源自于企业自身的过硬实力。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半年以来,纺织服装业是外贸萎缩最显著的产业链之一。作为亚洲最大的纯棉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溢达集团面临着生产、经营等诸多考验,今年的业绩也遭遇了下滑,但坐以待毙并非其风格。

  在抗疫压力下,溢达集团以资源、市场的平衡布局来规划突围:短期内以转产口罩来实现生产资源的均衡配置,长期内则以自主品牌建设和加速高附加值新品研发来重塑市场布局。4~7月,溢达忍痛先后关闭全球4家工厂,将收缩的产能集中在佛山基地,并优化桂林、新疆等地生产基地建设。

  转产,直播,消费再定义,市场均衡调整——新形势扑面而来,新试水源源不断。这家衬衫生产巨头如何度过危机,并开启更长远的蝶变?

  调整战略

  该收即收该转即转度“寒冬”

  对于一家依赖出口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这个“行业寒冬”尤其难过。

  在溢达工厂,数百万件服装积压在仓库。“受疫情打击最大的是海外市场。海外市场占我们销售份额的83%。海外客户门店关闭,让我们不要发货,放在工厂,很多客户都延后付款了,这个打击对我们太大了。”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伟萍说。

  此前,溢达已连续15年在中国男士全棉梭织衬衫出口额排名中位居第一。集团业务分布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自疫情发生以来,服饰成为外贸萎缩最显著的产业链之一,这让以产品出口为主的溢达遭遇困境,“订单取消是最严重的,上千万件服装订单取消。”马伟萍表示,服装零售端遭到冰冻后,所有海外品牌都一定程度上减少或取消了供应商订单,致使许多供应商停工,一些小规模厂家甚至面临破产。

  抗疫、延迟开工、订单取消、现金流冲击......面临全新形势,像溢达这样的大型供应商也不得不做出调整来度过难关。于是,溢达果断做出战略调整,该收即收,该转即转,以求达到各种资源的平衡布局与充分利用。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溢达开始深入新疆、常州、桂林等地建工厂,均衡生产布局,并践行可持续发展等新理念。然而新形势下,溢达集团董事会作出决策,4月份关闭了土地合约到期的浙江奉化制衣厂,以缓解招工难、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整合业务、压缩成本,溢达又关闭了马来西亚和毛里求斯的3家工厂。据马伟萍介绍,佛山高明,是溢达集团核心生产基地,溢达把收缩的产能放在了产业链最齐全的佛山高明。

  同时,通过及时转产做口罩,溢达自行解决了数万名员工防疫物资需求,更让人力资源与产能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得以在口罩生产与服装生产间灵活调整。

  平衡布局

  转产做口罩不只是“应急”

  目前,国内生产在逐渐恢复,但溢达高明工厂内仍保留了一条口罩生产线设备未拆除,以保证随时可以灵活调整生产资源。在最高峰时期,溢达制衣厂有90%的产能都转投到了口罩生产中。

  在疫情暴发之初,防疫物资成为企业复工复产的命门。凭借产业技术基础和资源积累,溢达加入了自产口罩行列。购买设备生产普通一次性口罩,还是自主研发一款功能性更强更环保的口罩?溢达选择了后者。

  尽管在制衣领域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口罩生产对于溢达来说仍是十分陌生的领域。为了能够在口罩资源供应方面快速应急,溢达2月初就成立了口罩生产筹备组。一方面,溢达整合所有能利用的现成资源投入制造口罩的新业务,比如在现有防水和抗菌处理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研发、突破和改良,有效利用自身面料生产力和强大采购供应链等。另一方面,溢达设备研发中心快速启动自动化口罩生产设备的自主研发。截至6月中旬,溢达共研发投入使用29套自动化口罩生产设备,每套包含4个小的自动化设备,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条小型自动化口罩生产线。

  在多轮头脑风暴和自主摸索后,溢达“十如仕”棉布口罩面世。据介绍,该口罩可水洗重复使用至少30次,并配有独特的耳绳调节器,商标上的二维码则能让消费者查询货品真伪和使用清洗方法等信息,也为溢达提供口罩销售使用的大数据。截至6月中旬,溢达生产口罩近4000万只,已销售3500万只。

  对于溢达来说,口罩生产不仅是应急举措,更是平衡资源布局的支点。生产口罩需要原料采购以及纱、布等原料生产环节的配合,可分担部分由于订单取消、产能不足而闲置的人力。而随着各国各地疫情逐步趋稳以及成衣订单回暖,溢达逐渐将口罩产能和研发精力转回服装生产,并将部分口罩产线从中国移至越南。目前,其国内仅保持一小部分口罩产能以应对紧急或特别需求。

  随着战略调整的深入,口罩产品不再只是疫情期间的刚需和企业的权宜之计,而成为了溢达长期产品策略的一部分。目前,溢达仍然在继续研发新的口罩产品种类,在功能性、舒适性、美观度上探索新的突破。

  挖潜内需

  抓住做强自有品牌的新拐点

  除了生产平衡,市场布局的平衡术也提上议程。在外贸受到重创的背景下,一直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溢达开始进一步重视内需市场。这是综合因素作用下的战略抉择。此前,溢达的主要客户大多来自海外,行业内曾盛传,美国将近1/6的衬衫都产自溢达。相较之下,溢达的国内客户并不多。

  如今,情况开始改变。马伟萍表示,溢达非常看好国内需求。如今国产品牌发展势头不错,如安踏等企业通过并购海外品牌,在全球成为后起之秀。“如果中国消费者的理念重新定位,国内市场会有很多希望。”

  “我们计划逐步调整国内外业务比例,扩大内需。”在马伟萍看来,此前一直主打高端男士成衣定位的溢达,也将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今年将加大与国内品牌的合作力度,争取接到更多订单。

  此外,溢达挖潜内需的一大重点,是进一步做强自主品牌,减少对海外大客户的依赖。作为国内外多个知名品牌的面料及成衣供应商,溢达自主品牌“十如仕”和“派”无论是品牌声量还是规模都还不够突出。

  但从今年开始,溢达的两个自有品牌都有较大的发展。一方面,溢达把线上渠道的布局放在首位、线下引入更多加盟商。另一方面,在十如仕过去单一的衬衫产品线中增加了男士Polo衫。派也将在今年夏天增设电商渠道。

  5月,溢达在上海举办“十如仕”新品发布会。溢达集团品牌及分销董事总经理潘楚颖表示,之前溢达发展自有品牌还处于摸索状态,今年的特殊情况适合进一步对自有品牌进行商业拓展。

  事实上,在发展自有品牌方面,供应商具备很强的优势。品牌背后的一体化供应链条可以自给自足,省去不必要的外包环节,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较低价格。同时,供应商也可以更快速、更灵活地根据零售端情况进行备货调整。

  十如仕为了凸显在制造衬衫上的专业度、满足更多消费者身材需求,设立了61个尺码。但事实上除了适应绝大多数人的SML尺码区间,不是每个尺码都能稳定走量,而每个尺码的背后都意味着库存压力。但有了自己的工厂,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库存问题。

  潘楚颖表示,溢达为自有品牌专门设立生产车间,配合零售端的数据可以在后台很快进行供应链调整。

  不过通常来看,术业有专攻,服装制造商在产品开发、品牌运营方面很难比得过专门做品牌的零售商。毕竟和主营业务相比,供应商的自有品牌业绩贡献占比太小,而发展自有品牌又需要兼顾市场营销、铺设渠道、产品开发等等,会耗费大量资金和人力。以十如仕目前的品牌声量和规模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潘楚颖认为,此次疫情的冲击也会影响消费者对服装消费的思考。让人们意识到真正需要买的是靠谱、实用的东西,而根据十如仕的品牌定位来看,这会成为一个加速发展的机会。

  纵观疫情下的纺织服装企业,从积极角度来看,疫情加速了全球服装供应链的变革。未来会看到更多外国服装零售商将部分供应链外迁至中国以外的地区,减少对中国制造的过度依赖。而供应商们也在加强自身实力,不再把命运交给大客户们,防止订单断供的危机。

  (来源:中国纺织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