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企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盛虹·应急保障与公共安全用纤维材料及其制品科研攻关项目发布最新成果
2021-05-28
分享至:

  5月12日,“盛虹·应急保障与公共安全用纤维材料及其制品科研攻关项目”在北京发布了最新的研发成果。

  据了解,为加快高质量应急防护新材料的研发,2020年3月,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和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设立了“盛虹·应急保障与公共安全用纤维材料及制品科研攻关项目专项基金”,并发布了“盛虹·应急保障与公共安全用纤维材料及其制品科研攻关项目”申报指南,旨在有针对性地推动相关学科基础、关键技术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攻关。

  该专项基金由盛虹筹资捐赠,总金额为1000万元。重点包括疫情防护与隔离急需的口罩、防护衣等高阻隔功能纤维材料,轻质舒适纺织材料与复合材料,纳米与生物医用纤维材料与制品,智能纤维与智能防护材料与制品,防护用纤维与产品的检测与评价等,开展应急保障与公共安全用纤维材料及制品应用基础、关键技术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科研攻关。

  专项基金重点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针对新冠肺炎、SARS、流感等疫情的个体防护与医疗一线专业防护需求,研发阻隔性与舒适性等功能纤维及其制备技术,提升一次、多次及分类场合下可重复使用的防护纤维及制品技术。二是为满足高等级生化防护与生物医用应用需求,构建面向微纳颗粒、气溶胶与生物病毒的高精度过滤与拦截、高耐污高阻隔生化防护材料,一次性可降解的隔离衣、手术衣及防护服,防护特性与人体健康监测的可穿戴智能纺织产品系列化制备与应用体系。三是针对不同专业防护领域特征,开展防护用纤维及制品检测和评价方向的相关课题研究。

  项目申报指南发布后,共收到来自国内纺织相关产业链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单位的109个申报项目。最终,31个科研项目获得支持,包括6个口罩类项目、14项防护用先进功能纤维与制品类项目、10项防护用创新性纤维与制品类项目,以及1项防护用纤维及制品检测和评价类项目。这31个项目涵盖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突破3个方面,攻克了多项防护制品关键技术,为国内外应急防护做出贡献。

  系列成果实现了基础研究、成果转换和应用的突破,一批新材料、新工艺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团队采用瞬时释压纺丝技术,突破医用防护材料对高熔融指数聚丙烯的依赖和“卡脖子”关键技术,可应用于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纺织品。浙江理工大学团队采用高效低阻PTFE纳米纤维膜制备、纺粘长丝软支撑加工等技术,实现了可重复口罩的产业化。佳海新材料团队自主开发喷头差异化技术、绝缘化技术,攻克了多喷头间高压电场互扰难题,实现了高防护、高透气透湿纳米纤维膜的产业化。海斯摩尔团队采用壳聚糖基生物降解医用纳米纤维制备及功能化改性技术,实现了海洋源生物降解壳聚糖材料的千吨级工业化生产,以及多功能防护口罩和防护服的规模化生产。北京化工大学团队采用“零溶剂”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乳酸为原料制备纤维膜及口罩,实现了全流程绿色制造。

  这31项成果已申请了多项专利、标准等,含22项专利、3篇文章、4个标准,及27个项目成品检测报告。

  另据了解,创新中心目前已发布了2021年度“盛虹·应急保障与公共安全用纤维材料及其制品科研攻关项目”申报指南。

  该指南重点围绕疫情防护、医卫防护等高阻隔、抗菌抑菌等功能纤维材料,以及智能纤维及其防护材料,各种应用领域下高阻燃、抗熔滴、抗静电、防紫外等功能性个体防护纤维材料与制品,防护用纤维与产品的检测与评价等展开。接下来,创新中心将征集相关项目,组织专家遴选项目,择优支持,推进项目实施,并对科研项目进行综合评价、验收。

  (来源:中国纺织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2.jpg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
360.jpg
【专题】发展新质生产
sy.jpg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
sy.pn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