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企业 > 人物访谈 > 正文 
 
  邯郸邱县杨秀萍:“纺织工匠”编织精彩人生
2018-03-23
分享至:

  在常年高温、机器轰鸣的车间里,日夜穿梭于“经纬”线之间,不停地重复一个简单机械的动作……邯郸邱县今年42岁的杨秀萍,从纺织工一路走到市劳动模范、市人大代表,用19年不停奋斗的“工匠精神”,编织着精彩人生。

 

  大学毕业回乡就业

  1999年,大学文秘专业毕业的杨秀萍,放弃外地企业优厚待遇,选择回到家乡邱县就业。她在县里合众纺织有限公司,当了一名车间纺织工,这一干就是19年。

  “没有想去做什么大事,只想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杨秀萍略带羞涩的笑容里,流露出对家乡深深的热爱之情。

  杨秀萍出生于邱县新马头镇雨庄村,上有三个哥哥,父母都是村里普通的农民。自小耳濡目染了父母勤劳善良的品格,杨秀萍也养成了踏实稳重、勤奋尽责的性格。

  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杨秀萍最终选择留在父母身边。大学毕业后,她没有犹豫,直接回到家乡邱县,在县里人事部门的推荐下,入职邱县合众纺织有限公司。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要干好!”杨秀萍坦言,初入岗位,高达40度的车间温度,让她难以承受,但是强烈的责任心要求自己必须立足岗位,尽职尽责。

  络筒,是杨秀萍走进车间接手的第一项工作,任务是将来自纺部的管纱或绞纱在络筒机上加工成符合一定要求的筒子。这是织前准备的第一道工序,这道工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纱线后道工序中断头次数的多少。

  为保证质量,杨秀萍首先以最快的时间适应了车间的高温环境,然后开始机械式操作练习。为了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她每天下班后还要坚持练习半小时,有时腿脚发麻了,她仍然坚持。经过不断琢磨学习,杨秀萍熟练完成了络筒技术,并成功做到“稳、准、轻、快”,成为公司车间工人中的后起之秀。

  一年后,杨秀萍被公司安排到人事部。但她没有离开车间,而且还不断创新措施,提高公司效益。在公司原有体制基础上,杨秀萍独创了“揩2换1”的设备清洁工作法,降低了用工人数,每年还为公司直接增加10余吨棉纱量,减少公司开支5万余元。同时,棉条不均匀率从0.5降到0.3以内,直接提高了全公司的纺纱效率。

  2015年,杨秀萍升为车间主任,多次获得公司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巾帼标兵等称号。2016年,杨秀萍荣获“邯郸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7年成功当选邯郸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积极履职建言献策

  “第一次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心情非常激动,感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回忆起当时当选人大代表的情景,留给杨秀萍最多的印象是紧张。

  为更好地把基层声音带上两会,她一有时间就把身边同事、车间工人召集在一起,了解工人亟待改善的问题,倾听工友们急需解决难题,了解他们最关心的话题。

  经过深入调研,杨秀萍在邯郸市两会上提出了“增加工人劳动防范意识”、“建立技术工人档案”等建议,得到代表们一致认可和赞赏。

  “现在工厂几乎都投入大机器运转,技术工人必须要有较高的劳动防范意识,稍不注意,可能就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从多年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搞好安全工作,就要不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劳动防范意识。”杨秀萍说:“还有,考虑到很多工人流动到新的岗位上,他们会作为新人重新开始,应建立技术工人档案,这与他们工龄密切相关。”她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更多人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

  “我是一名纺织工,只要我们坚持爱岗敬业,纺织行业一样可以树立工匠精神,一样可以涌现出大国工匠!”杨秀萍说。

 

  (来源:邯郸日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2.jpg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
360.jpg
【专题】发展新质生产
sy.jpg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
sy.pn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