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企业 > 人物访谈 > 正文 
 
  代表胡冶:尽快改善我国棉花供给质量
2020-05-29
分享至:

  胡冶,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科研和事业发展部部长。作为一名市场监管基层科技工作者,自1996年参加工作到现在,胡冶从事市场监管事业已近25年。

  关于促进我国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胡冶一直十分关注,此次他带着经过充分调研的建议参加全国两会。

  提到棉花供给质量问题,胡冶侃侃而谈。在他看来,我国是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优质棉供给不足,高端服装及纺织品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特别是国外疫情的暴发,对全球供应链带来了巨大冲击,国外供应链的不稳定对我国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的机会。尽快改善我国棉花供给质量,是我国提高服装及纺织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胡冶告诉记者,棉纱是纺织工业主要的基础产品,棉纱纺织过程中对棉花中的异性纤维含量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棉花中的异性纤维也被称为棉纺业的癌症毒瘤。每年因异性纤维给我国纺织企业造成数亿元的经济损失。国产棉花中异性纤维含量居高不下,导致生产高端棉纱的纺织企业不得不以较高价格采购异性纤维含量较少的美国棉花和澳大利亚棉花。尽快解决棉花中异性纤维含量过高问题,直接关系到棉纺行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十分重要,刻不容缓。

  针对当前棉花种植加工和检验方面存在的问题,胡冶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提高棉花种植标准化、机械化程度。要对棉花种植的田地规划、生产过程、采摘过程、种植要素(如种植密度、植株高度、地膜厚度等)、采摘作业、采摘要求(如机器采棉的吸风口高度等)进行统一规划和规范,进行标准化种植和机械化采摘,同时,大力培育专业化人才,全面提高我国产棉质量。

  二是优化制度设计,统筹安排补贴政策,加强政策导向,从传统的重产量转为重质量。我国棉花体制改革已经几十年了,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推行公证检验和棉花补贴,但仍无法满足高质量棉花生产供给要求。建议国家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棉花补贴政策,从重产量向重质量倾斜。

  三是提高棉花质量快速检测能力。制约我国棉花生产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检测手段不足,无法在海量的棉花中快速定位异性纤维,并给出含量。建议国家加大对该领域的科研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技术创新,尽快形成检测能力。

  四是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建立监管链、信用链,尽快提高棉花质量的过程监管和跟踪评价能力。依靠先进技术手段,对棉花生产、采摘、收购、纺纱、制造加工进行全流程、全链条追溯,形成监管链、信用链,对棉花生产和加工质量进行过程监督和跟踪评价,并根据监督和评价结果,对棉花生产按其质量进行分类、分级、分等补贴,鼓励棉农生产出高质量的中国棉。

  (来源:中国质量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