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企业 > 人物访谈 > 正文 
 
  高岭:关于加大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引导与支持的建议
2020-06-04
分享至:

  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在纺织行业中占比从2010年的20%增长到了2019年的30%左右,位居纺织行业三大终端应用(服装、产业用、家用)的第二位;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工业增加值增速等指标在纺织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水平。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已成为我国工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2.53亿吨,其中,产业用纺织品加工量将达到1.7亿吨,占比达到67.4%,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对应建议:关于加大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引导与支持的建议

  产业用纺织品,不仅广泛应用于民生产业,也应用在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行业在新冠肺炎、“非典”疫情防控,98年抗洪抢险,天宫、北斗系列卫星、神舟飞船、运载火箭发射,首都新机场建设、军警装备升级等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战略支撑和物资保障作用。

  具体建议:

  一、调整产业用纺织品在国民经济统计分类体系中的级别,提升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战略地位

  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我国纺织工业主要涉及三大类,包括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是纺织业项下的中类。现行分类体系已不能适应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尤其不利于国家在应急状况时对产业资源的信息收集、生产组织和调配。为适应产业用纺织品在全球范围内高速增长的趋势,助力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以及下游诸多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完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应急动员体系,建议政府部门适时修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将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进行升级,设立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产业用纺织品制造业四个平行大类。

  二、成立全国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现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化全面统筹管理

  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在历次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治理和预防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为企业生产和应用部门采购提供了重要依据。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产业用分技术委员会,不仅承担着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国内和国际标准化工作,同时还承担了纺织行业的国家军用标准管理工作,其组织形式与行业在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中的重要作用不相符,不利于专业化、系统化的运行和管理,不利于产业链上下游、行业间的协调和交流,制约了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技术水平提升。建议成立全国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强化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标准化管理职能,通过标准归口形成跨部门的协同机制,调动更多的资源服务于环境保护、应急突发事件、安全防护、医疗健康等领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标准的无缝对接和配套政策的完善,实现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化全面统筹管理和质量监督。

  三、完善口罩、医用防护服国家应急储备机制,提高应急状态下的供应保障能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特别是疫情爆发初期,口罩、医用防护服现有应急储备模式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和不足。完善口罩、医用防护服国家应急储备机制,补缺体系中不健全部分,对有效、快速应对疫情突发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意义重大。建议政府部门完善储备品种、规模、时效等标准,形成中央、地方和重点企业分级储备体系;建立健全口罩、医用防护服定点生产制度,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物资储备和生产;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储备应急物资,并在疫情过后给予部分闲置产能(设备)一定的财政补贴等,以提高应急状态下口罩、医用防护服的供应保障能力。

  (来源:中纺联办公室)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专题】连续8年创历
360.jpg
2025中国纺织服装数字
sy.jpg
中国首届棉服AI设计大
sy.jpg
京津冀纺企齐聚高阳供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