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姚穆:11年没出过一本化纤新教材
2012-06-15
分享至:

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穆


    “我们必须做好纺织教育基础工作。基础没打好,纺织强国的底子就不牢。”谈起人才培养,扎根行业数十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感触颇深。

    当前,缺工可谓纺织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拦路虎,而缺乏技术工人则是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与人才匮乏相对应的是,我国纺织类院校每年的毕业生并非供不应求,记者在采访中曾经听到不少企业反映,一些专业高材生到了企业“水土不服”,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如何让这些高校毕业生更“接地气”?如何为纺织强国储备更适合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在2012中国纺织科技人才战略发展大会召开前夕,姚穆在抚今追昔中为记者理清了问题的脉络。

    人才培养当从基础抓起

    谈到教育,自然离不开教师。在姚穆看来,高等院校的教师应做到思想方法正确、有基本的普及知识、有实践知识、了解市场。“这些是对教师的要求。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真正的基本知识,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姚穆说。

    姚穆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已经启动了一些新的政策,如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有部分纺织高等院校制订了新的计划,腾出学时来增加纺织的基础知识、相关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同时,一些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

    姚穆指出,现在,无论中专、大学还是研究生都出现无法适应企业需要的情况,这要求我们一定要实训人才,从纺织工人到基层技术人员,再到高层技术人员,甚至企业领导都要接受培训。他同时提出,应该对在国内起到引领作用的纺织精英队伍进行培训。然而,在职人员的业余培训资源在我国还比较缺乏。

    由于纺织设备、工艺、技术、产品等都在不断改进,纺织企业管理者如果还沿用旧式管理思想,企业就无法长久发展下去。姚穆说,工人的知识更新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也可以利用外部力量,参加一些专门的学习班。

    “我在一次调研中发现,在访问的16所美国纺织类高校中,在校全日制学生很少超过8000人,把短期培训班加进去后有2万多人,短期培训班人数比在校生总数多好几倍,在职培训工作量比在校培训更大。”在肯定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姚穆指出,目前的困难是比较好的高等院校都不在纺织产业集中区,应该想办法到纺织产业集中区帮助当地行业企业把培训工作做好,这既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也需要行业协会多做工作。

    正确认识国内外差距

    在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纺织行业与国际纺织经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不容忽视。姚穆分析指出,国内外的差距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我国纺织产业还不是从头到尾完全贯通的产业。姚穆介绍道,前边天然纤维的种植养畜归农业部,籽棉的打包运输归供销合作社管,纺纱织布染整等部门都参与进来,中间还有很多商业环节。“要真正搞成一个理想的产业,必须把产业贯通。”他说,有调查显示,中国服装销售到美国平均要经过6层中间商,不但利润层层变薄,而且切断了信息流。这是行业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难和缺陷。现在,一些龙头企业把产品销售给美国的总销售商,利润至少提高了35%。

    二、近十五六年以来,由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取消了一些与纺织有关的交叉专业,从1980年恢复学位制度开始,纺织十多个二级学科如纺织机械、纺织自动化管理等专业分到其他专业,真正有用的复合交叉人才十分缺乏。

    三、纺织的学科目录无法完整整理。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和国家的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前后花了2年10个月时间研究纺织服装真正发展需要什么专业,建议纺织工程学科下设11个或者13个学科专业。姚穆痛心地指出,我国已经11年来没有出版过一本化学纤维的新教材,这对纺织工业影响很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纺织自动化,近十几年来,纺织自动化不仅进入自动化阶段,还进入信息化阶段,也就是电子化阶段。从“十一五”时期纺织行业提出“e百工程”到“十二五”时期的“e千工程”,行业协会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四、现在的高等教育经过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改造进入一个特殊时期,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课大幅缩减,导致学时分配不合理,课程的重新设置还需要一个过程。

    无论从工程内容还是教学来看,我国的纺织教育都走到了国际前端。我国现有纺织类高等院校37所,有服装类专业的高等院校97所,每年有2万人入学,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纺织教育大国。(中国纺织报) (E04)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