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内蒙古临河成为全国无毛绒生产基地
2009-12-07
分享至:
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介绍,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立足丰富的地区资源,大力发展绒纺产业,目前已形成年产8000吨无毛绒、750吨纺纱、600万件羊绒制品的生产能力,成为全国最大的无毛绒生产基地。
  绒纺产业是巴彦淖尔市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大力发展绒山羊,全市绒山羊头数达到248万只,年产羊绒600多吨。为了延伸产业链条,巴彦淖尔市及临河区两级政府积极扶持绒纺产业,对固定资产规模超过2000万元的新上企业或新上的扩建项目,优先审批建设用地,并从纳税年度起3年内将企业新增所得税中地方财政部分的50%返还企业,从而调动了绒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积极性。
  据巴彦淖尔市农牧业产业办企业科科长赵俊杰介绍,该市的绒纺产业主要集中在临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绒毛加工企业5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家,取得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1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4家。目前,绒纺企业固定资产25.3亿元。
  据了解,今年,临河区双河、大兴等大型羊绒加工企业投资3亿多元进行了扩产、技改,使临河区无毛绒生产加工能力增加到8000吨。目前,临河区羊绒加工企业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已发展到6家,内蒙古西部地区、青海、新疆、西藏及蒙古国等地60%的羊绒在临河收集加工。这里无毛绒产量已占到世界无毛绒产量的1/5,占国内50%以上。(新华社)(E09)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统一思想探寻发展新路
360.jpg
首届中国(渠县)户外
360.jpg
【专题报道】中国首届
360.jpg
【专题】波司登发布ES
360.jpg
【专题】连续8年创历
360.jpg
2025中国纺织服装数字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