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给汉麻烙上中国印
2012-05-15
分享至:

  汉麻的前世今生

    远古时代,当我们还处于母系社会的祖先在用麻纤维织“葛布”时,一定不会想到,数千年以后,麻皮可以制成时尚的服装及各类饰品,麻秆可以制成人造纤维、木塑建筑产品,麻籽可以加工成保健油、营养食品,麻的叶和花可以制成化妆品和药品,麻的根可以用作活性炭和木质陶瓷,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将麻利用得如此淋漓尽致。

    麻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纺织纤维原料之一,曾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的美誉。考古资料显示,中国最早驯化种植和利用汉麻距今约5000~6000年。麻曾是历史上人类所需纤维和食品的重要来源,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被广泛应用于绳索、帆布、纺织服装、纸张、食品和油料等,对航海、军事、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麻是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植物,从植物分类学上是一个大家族,从功能上主要分为纤维用麻、药用麻和野生麻三大类。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栽培和使用汉麻的国家,不同地区对汉麻也有不同的称谓,东北称为线麻、山东称为火麻、安徽称为寒麻、甘肃称为胡麻、云南称为大麻。

    随着棉花的广泛种植和棉花加工技术的发展,合成纤维的出现及石油化工技术、木浆造纸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新型包装材料的出现,麻的种植和利用逐渐萎缩。加上上世纪60年代的毒品问题和人们对麻作物毒性问题认识上的误区,大麻被许多国家列为禁止种植的作物,各类麻制品也逐渐淡出了主流纺织品的行列。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麻的认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已允许栽培THC(四氢大麻酚)含量低于0.3%的低毒或无毒品种,并将其称为工业大麻,目前全世界有29个国家种植工业大麻。在我国,由云南省农科院研究改良的“云麻1号”“云麻2号”均不具备提炼毒品特性,属于国家公安部备案的无毒品种。

    张建春与汉麻研究的正式结缘要追溯到2003年,那时候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的总工程师。早在少年时期与汉麻的亲密接触就激起过他研究和实践的兴趣,冥冥之中总有一些机缘的巧合,注定张建春这个曾用古老的纺锤搓制麻线的男孩名字要与麻一起写进历史。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军用汉麻研究中心成立后,张建春依据文献及英文大麻的谐音,赋予中国工业大麻一个全新的名字––汉麻(CHINA-HEMP)。“汉麻的发源地在中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麻,因此取其产自中国、中国创造的含义。”短短的解释中蕴涵了张建春对祖国的浓浓深情。也正是这饶有深意的命名,为汉麻后来的科研、产业发展及走出国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张建春也随之成为汉麻这一称谓的首创者。

    上世纪90年代,以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为代价的现代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凸显出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中国是农业大国,土地资源、纤维资源、木材资源、石油资源紧缺,“三农”问题突出,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大力发展汉麻产业有着特别的科技、经济和社会意义。

    2005年,总后勤部给汉麻项目组下达了“天然韧皮纤维在军需被服装具上的应用研究”的科研计划。2006年,总后勤部又下达了“汉麻材料在后勤装备上的应用研究”的全军后勤科研计划。

    为把汉麻研究更加系统深入地开展下去,2006年3月,总后勤部批准成立了军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曾主持、完成多项跨学科大型研究项目的军需装备研究专家张建春任中心主任。中心下设四个研究室,分别为纤维结构性能研究室、复合防弹材料研究室、生物抗菌研究室、核生化防护研究室,从基础研究出发,以综合利用为目标,全面开展汉麻综合利用工艺技术、设备研发和应用研究。

    军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汉麻研究机构。

    “汉麻技术不出国”

    汉麻的研究进展,引起了国际相关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关注。2008年10月,应联合国粮农组织邀请,张建春赴罗马参加该组织举办的天然纤维论坛,并作了《天然纤维在中国》专题报告,报告中有关汉麻研究成果及其产业化应用情况,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当大家都在想怎么做的时候,中国的张先生已经做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对汉麻综合利用提高边远地区农民收入、减少贫困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鉴于中国天然纤维研究水平和汉麻综合开发利用的示范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决定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在中国举办“2009国际天然纤维年––中国天然纤维论坛”,并邀请张建春担任论坛主席。2009年4月15日~17日,云南西双版纳,来自12个国家的近4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就天然纤维发展趋势和中国天然纤维研究进行了广泛的技术交流,扩大了汉麻综合利用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为军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颁发了奖牌,以表彰其为世界天然纤维种植、加工和应用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近几年,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都曾提出购买汉麻专利及加工设备的意向。“汉麻技术不出国!”张建春斩钉截铁地说。

    “汉麻技术不出国,想买我们的汉麻产品可以,但设备不卖。我们要先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再讲国际主义。”张建春把国家利益举过头顶。他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当代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在世界高科技舞台上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

    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的“2009中国天然纤维论坛”,有国内外相关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在内的380余人参加,与会代表参观了汉麻种植基地和世界第一条年产5000吨汉麻纤维生产线。汉麻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生产线外拉上隔离线,一侧可以参观,另一侧却不能看。张建春说:“这种技术封锁是出于对汉麻技术的保护,汉麻技术属于中国!”

    2010年10月初,中国汉麻代表团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汉麻科技报告会之后,意中基金会总裁安东尼说:“我主持过很多次国际研讨会,张建春先生的报告非常精彩,回答问题也很到位,提问者都很满意。”中国驻米兰总领事说:“听了张建春先生的报告,我感到非常自豪,汉麻为中国争了光。”

    “国内市场统一管理,国际市场统一对外,想看设备不行,就给你看产品,把产品卖给你,我来定价。”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创造”。大家都在喊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时候,张建春已经带领汉麻研究团队冲在前面,率先为军队、为祖国赢得了赞誉。

    难解的“麻”烦

    汉麻作为传统经济作物,近年来由于缺少开发,种植面积无法与粮食等主要作物相比。汉麻的育种和种植多年来几乎未得到任何投入,因此各地的汉麻种植基本都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到2006年底,在公安部门备案的低毒汉麻品种仅有“云麻1号”,其种植区域也仅限云南省,其他各地种植的麻基本都是当地农家品种。由于缺乏育种技术、种植水平低、品质不均,汉麻的工业开发和深加工遇到了诸多难题。

    汉麻的研究只能从种植、育种开始,从种植技术寻找突破口。由张建春领衔的多位专家开始了艰辛的品种试植,科研人员在全国的12个省几十个县市进行了多个品种的试验。他们找来全世界的品种进行试种。试植结果发现,加拿大的品种在辽宁以南地区会早熟, “云麻1号”在北方长势反而很好。他们还探索了汉麻的种植密度问题。科研人员发现,想得到不同的纤维和产量,与种植密度和种植技术有很大关系。如果只想得到纤维,就要种得密一些,这样麻皮的含量高但是产量会有所下降;如果只想得到麻籽就种植稀疏一点;如果想兼用就不能种植过密,这样秆茎相对较粗且不分杈。

    同时,他们摸清了不同地域土地的种植情况。黑龙江的北安地区,因坡地种植所以不蓄水,只要水量足够长势就非常好;云南的西双版纳雨水多,所以要注意涝的问题。黑龙江的北安地区是黑土,云南是红土,土壤的不同种植效果差异很大。

    “种植试验从2003年开始,军用汉麻研究中心与多个省的农业科技部门合作,这就需要制定一个很好的种植技术规范,否则种植出来的纤维品质就差别很大。”张建春和项目组成员先后研究了汉麻的种植技术,包括汉麻的生长条件、播种、耕作、田间管理、病虫害管理等,同时重点研究了汉麻的种类、种质资源、优良品种、传统改良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技术。

    2005年,张建春汉麻项目组主办了全国汉麻种植技术会议,12个省、市、自治区纷纷派代表参加,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宝山、冰川、红河,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西部的青海、宁夏、甘肃,中部的河南、山东、安徽等地代表都到会作了报告。经过几年的顽强拼搏,汉麻种植试验结出丰硕的果实。

    在开展汉麻种植研究的同时,军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联合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对汉麻加工的多项技术研究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探索。

    “农民田里成千上万亩的汉麻怎样变成工业原料?这个解决不了,汉麻研究和汉麻产业就等于零。铺天盖地的麻怎样运到工厂,怎样实现皮秆分离?国内国外之前的方法都不灵。这是个卡脖子的问题。”张建春说:“皮秆分离,最落后的方法是手工分离,建立原料加工场需要很大场地,水受到污染并且麻也容易被沤黑。我们研制了一套设备,解决了汉麻从收割到成为工业原料的瓶颈,麻秆也不会沤黑。接下来我们攻克了第二项技术难关:汉麻的木质素含量很高,纤维又粗又硬,不能用于纺织,但如果将木质素全部脱出,纤维就太短。我们用几年时间研制成功一整套加工设备和工艺,利用机械、物理的方法,把粗硬的麻皮处理得像棉花一样柔软。这套纤维加工技术是我们的‘绝活儿’,这套加工设备和工艺也是汉麻研发的核心技术,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通过这个技术可以把过去做粗绳子、麻袋的原料变成高档的纺织品。”

    “解决了汉麻种植难题,突破了汉麻皮秆分离技术难点,攻克了汉麻纤维处理技术难关,之后的麻秆系列化开发、麻籽的利用等,都按照产业链的思路去探索。”在汉麻研究立项之初,张建春就将项目确定为汉麻综合利用技术。“汉麻的研究过去不综合,国内很多地区都有种麻的历史,内蒙古、甘肃是为了收获麻籽,麻籽榨出的油非常香,麻皮和麻秆就扔掉了;东北、安徽等地种麻是为了要麻皮,用来拧麻绳,作为地毯制作工艺的底层,是典型的粗加工。从应用角度说,有的用籽、有的用皮、有的用秆,根、叶、花则长期无人研究甚至无人问津。麻的六个部分,过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皮、秆、籽。其实是把很好的资源扔掉烧掉,以致于麻的应用附加值很低。”

    按照开发产业链的思想搞科研,这也使得汉麻综合利用研究从零开始、从种植技术开始,逐步建立起一个独特的庞大的汉麻研究学科,涉及育种、种植、纤维、纺织、材料、造纸、食品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汉麻研究也最终形成跨门类跨领域的一个技术集群。

    张建春的汉麻研究团队将对汉麻研究成果集结成册,直观地反映汉麻发展成果,他们已出版《汉麻综合利用技术》、《汉麻种植与初加工技术》、《汉麻纤维的结构与性能》、《汉麻籽加工技术及综合利用》等一系列专著,研究出了18台套新型加工设备,申报了4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研究成果得到行业内和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汉麻的凝聚力

    有人在听到安徽省六安市汉麻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的消息后,对张建春说:“给六安市引资60亿元,有的地市引资是给2%的提成,60亿元的2%就是1.2亿元,这下你发财了。”张建春听后笑了笑说,这个标准不适合他。

    曾被誉为“中国迷彩第一人”、“中国化纤仿毛第一人”的张建春,随着名气和地位的上升,面对金钱名利的考验越来越多。英、美、德等国的几家知名公司都曾以年薪千万元“挖”他去当老总,但他从来都不为所动。面对种种诱惑,张建春坦言:“金钱可以让我过上好日子,但中国的国防事业更吸引我。”

    2009年,张建春将获得的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奖金及浙江省钱江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津贴共100万元,设立汉麻科技奖,表彰为汉麻科研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张建春在部队取得的成就令人目眩:他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从部队的“科技新星”、“科技银星”跃升为“科技金星”。23年内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大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获国家专利30多项。200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并被破格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军衔。2009年获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他是4位获奖者中唯一的一位部队科研工作者。为表彰他在科研工作中的突出成绩和优良的学风道德,中央军委主席签署通令,给他记个人一等功,并作为军队特邀英模代表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汉麻研究能够有今天的成绩,跟张建春有很大关系。张建春和普通的科学家有很大不同,他是领军科学家,是战略型科学家。他从国家和‘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看待科研。”军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华这样评价张建春。

    在纺织领域、高分子化工研究领域,张建春早已是声名显赫。同时,他还担任四川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汉麻项目的巨大吸引力、张建春的感召力,使一批来自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著名院校的博士加入了汉麻研究团队。马天、刘雪强都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后被特招入伍,加入军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现在,军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正向上级申报引进一批青年科技骨干的名额,充实汉麻研究队伍。

    马天博士主攻无机材料研究,进入汉麻材料研究中心后,很快在木质陶瓷领域展露头角。刘雪强是机械专业博士,短时间内把汉麻的农业机械研究推动起来。严自力是高分子材料专业博士,他把汉麻的复合材料研究推动开来。张杰博士则在汉麻纤维的结构和性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高级工程师何锦风是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食品室的老主任,加入汉麻研究团队后很快成为团队的核心科研力量。获得中国食品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汉麻籽研究,就是何锦风带领科研团队完成的。

    “现在报奖,我都把年轻人排在前面,他们更需要鼓励。”张建春这样要求他的团队,“创新需要勇气”、“干别人干不成的事,遇别人没遇到的困难”、“科研不能盯着国内,要随时关注国际动态”、“创新要敢于挑战权威”。有了这些鼓励和鞭策,汉麻研究团队的科研人员面对遇到的挫折屡败屡战,不成功誓不休。

    2010年9月,几位院士、专家到军用汉麻材料研究中心参观。短短几年内,在汉麻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出版多部专著,发表研究论文上百篇,申报了4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一个只有40多人的军队科研团队,研究的成果如此众多,着实使见多识广的专家惊叹:“同样规模的研究课题,有的高校和企业需要成百上千人,你们却只有数十人,难道你们有三头六臂?”

    “我们不是一个团队在孤军奋战,更不是靠个人力量单打独斗,汉麻的研究充分体现出国家队的作用,我们的背后是全国所有可以利用的科研资源。”张建春回答,“研究所本来就是军需装备研究单位,专业门类的人才很多,所以综合开发可以做得很广。作为军队的科研院所,我们又可以调动各方力量。一个研究所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全社会的力量是无限的。”

(中国纺织报)(E05)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