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河南商丘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一批490吨、货值875000美元的印度原棉顺利投产。这是商丘地区近10年来,首次开展进口棉花检验业务。为确保工作质量,不耽误索赔期限,商丘局在三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精心安排。一方面,邀请河南检验检疫局专家组指导业务工作。通过学习,让检验人员熟悉棉花贸易环境及国内外政策法规,掌握棉花检验条款并牢记检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要求企业派专人负责棉花检验对接工作,并对企业开展检前培训。二是深入企业。据了解,该用棉企业距离商丘局路程远,棉花堆放仓库温度高、场地小、不通风、不通电,且库内灰尘棉絮乱飞。检验检疫人员克服困难,连续驻场两个多星期,紧张有序地完成了棉花抽样工作。三是力求高效。一方面,该局考虑到索赔期限因素,特别协调河南局技术中心开辟了绿色通道,缩短检验周期,将原定35天的检验时间缩短至15天。另一方面,考虑到证书用语及格式要求,商丘局采用该局检验员拟稿,河南局专家把关的出证的方式,对外销资料进行了认真审核,确保对外出具证书的严谨和规范。据悉,此次检验共为企业获得对外索赔5万元。
据了解,受宏观调控影响,目前口岸棉花仓储预容量有限。商丘局抢抓机遇,以检验促业务,多次向辖区用棉企业传递利好信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良好发展。目前,已有多家棉企向该局联系了咨询业务。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