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025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棉花政策调整脚步或近
2013-08-30
分享至:

  8月22~23日,“2013河南纺织高层论坛”在河南开封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李书勤,河南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河南各地的100多家重点纺织企业、棉花经营企业、棉花期货公司的总经理等,共计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棉花政策及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充分交流。

  徐文英在会上说:“国家发改委已于5月23日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完善棉花调控,探索对棉农实行直接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这距离我们一直呼吁的给棉农直补、同时放开棉花进口管制、取消滑准税的诉求更近了一步。”

  去年7月以来,中纺联成立了棉花工作委员会,业内9家大型企业参加,企业家签名给国务院送交了报告,包括对棉花收储、放储、棉花进口配额、关税方面的建议,反映了行业中的问题。各部委相关单位对于当前纺织工业遇到的困难和对棉农实施直接补贴达成了共识。纺企反映的棉花问题和迫切诉求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棉花高价差依然存在。“棉花放储价格与市场价持平,棉花高价差依然存在。”徐文英说,本轮国家储备棉放储到7月31日已经结束,累计成交372万吨,成交比例24.68%,成交平均等级3.8级,折328级成交均价19213元/吨。其中,进口棉累计成交92万吨,成交比例75%,国库中存棉依然有近700万吨。

  近期中国棉花价格基本在19200元/吨左右,进口棉花价格按1%关税价在14500元/吨左右。中国棉价依然高出国际市场4700元/吨。这样的价差造成纺织企业难以承受,出口竞争力大幅下降。

  棉花收储政策应当调整。由于国家制定了保护农民的高棉价,放储后仍然大大高于国际市场,这使纺织企业承担了应当由国家承担的高成本,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同时,收储的棉花质量问题相当严重,等级不符,短绒水分超标,储备库存在恶意收费现象,出库缓慢;农民也没有得到实际实惠,由于种棉成本升高,农药、地膜、人工采摘价格上升,棉花加工企业以20400元/吨的价格向国家交售皮棉,每吨利润至少有1500元。棉花加工企业压质压价收购籽棉,农民增收有限,种棉积极性并没有提高,2012年种棉面积7255万亩,减少301万亩,减幅4%。据中国棉花协会报告,2013年全国植棉意向下降6.8%。因此,2014年不宜采用继续收储的办法,应当适时调整。

  实施对种棉农户补贴是大势所趋。目前国家有关棉花的一系列政策,例如采用配额制用于限制进口数量,保证国产棉有足够的市场需求,防止卖棉难;进口棉关税采用滑动税制,即进口外棉价格越低关税税率越高,国际棉价即使高于国内棉价也保持5%的最低税率,最高税率达到40%;去年以来,由于国际棉价比中国价格低5000~6000元/吨,企业不惜缴纳高税费进口棉花。今年以来,仅40%税率的闯关棉进口就超过70万吨。这种双重保护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棉农植棉的积极性,从而也损害了纺织业的竞争力。

  因此,与会企业代表们纷纷表示,期待棉花新政和直补政策尽快出台,以缓解目前企业面临的重重危机。(中国纺织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sy.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大家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2025贺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20
2024关键词.jpg
【专题】2024年纺织服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