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上半年新疆兵团完成纺织固定资产投资27.1亿 同比增长162.5%
2016-07-27
分享至:

  7月25日,记者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6月份,兵团纺织主要产品产量:棉纱16.7万吨,同比增长54.19%;布3713万米,同比增长105.1%;服装269万件,同比增长17.9%;完成纺织固定资产投资27.1亿元,同比增长162.5%。

  记者了解到,截止到2015年底,兵团纺织服装行业总生产能力达到环锭纺378.24万锭、气流纺6.99万头、织机2963台、服装900万件/年,较2014年分别新增环锭纺生产能力60万锭、气流纺2万头、织机194台。2015年全年完成纺织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同比增长287%。兵团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达到98家,经营范围涉及棉纺织、毛纺织、人造纤维、服装家纺、编制刺绣等纺织各个领域,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规上企业达49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9家。

  今年以来,兵团纺织服装行业继续保持了较快、较好发展势头,纺织服装建设项目陆续投产,预计到6月底累计新增生产能力:棉纺环锭纺17万锭、气流纺2.9万头、服装330万件/年。已有企业开工情况较好,棉纺企业设备开工率达到了90%的较高水平。1-6月份,主要产品产量:棉纱16.7万吨,同比增长54.19%;布3713万米,同比增长105.1%;服装269万件,同比增长17.9%。完成纺织固定资产投资27.1亿元,同比增长162.5%。

  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轻纺机电处处长唐云翔说, 为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发展,中央设立100亿元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4-2018年),并出台了增值税收入使用政策。经兵团与自治区协商,专项资金按3:7比例(兵团30%、自治区70%)分配使用。目前,兵团已将2014、2015年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到纺织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服装标准化厂房建设和纺织服装企业岗前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印染污水处理费用补贴等用途中,有力地助推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十一五”以来,兵团即确立了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中部和东部产业转移的纺织发展思路,先后引进了浙江华孚、浙江洁丽雅、山东如意、江苏华芳、安徽华茂、河南新野、河南新乡化纤、台湾飞龙、沙特阿齐兰等一批国内外优强企业投资建厂,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内地(含台湾地区)、国外企业或个人到兵团投资的纺织企业家数达到39家,均为规模以上企业,占到兵团纺织规上企业数量的80%;累计建成纺织生产能力:棉纺环锭纺295万锭、气流纺5万头、织机1400台,分别占到兵团纺织总生产能力的78%、72%和48%。居前三位的投资方来原地是:浙江、山东、广东和江苏。

  浙江省、广东省等援建南疆省(市)发挥自身纺织工业大省的优势,积极引导和支持省内优势纺织服装企业到南疆投资建厂,尤其是在南疆兵团形成了若干个投资额高、带动能力强、吸纳就业容量大的支柱型纺织服装项目,对南疆乃至全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阿拉尔新越丝路有限公司高档毛巾生产基地项目由浙江洁丽雅集团投资建设,是目前全疆在建规模最大的纺织全产业链项目,计划投资27亿元,建设30万锭毛巾特种用纱、2万吨中高档毛巾及染整全产业链生产线,配套建设5万吨/日印染污水处理车间。截止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形成5万锭毛巾特种用纱、1万吨毛巾和2万吨染整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吸纳就业达到3000人,其中少数民族职工比例达到50%。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提供近1万个就业岗位。

  兵团草湖产业园200万锭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项目是广东省产业援疆的重大项目,规划总投资106.5亿元,到2020年建成棉纺200万锭、喷气织机1000台、针织坯布6.5万吨、机织服装1.5亿件/年、家纺产品50万件套/年生产能力,实现直接就业近5万人。首期30万锭棉纺示范项目由知名服装企业——东莞市以纯集团联合东莞和三师有关企业投资12亿元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8.5亿元,7万锭环锭纺已进入试生产阶段,10万锭气流纺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今年10月份30万锭全部投产,吸纳就业达到1560人。

 

附:

  《兵团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吸纳35万人就业规划(2014—2023年)》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目标

  兵团规划执行期确定为10年,即2014—2023年,规划将执行期分成三个阶段:即2014-2017年、2018-2020年、2021—2023年。

  第一阶段(2014-2017年):规划投资357-360.8亿元,形成棉纺环锭纺生产能力600万锭,毛纺3万锭,织机0.7万台,服装0.4亿件/年,家纺2万吨/年,化纤20万吨/年;地毯3万平米/年。实现总产值224亿元。吸纳就业8万人。

  第二阶段(2018—2020年):规划投资423.6-432.7亿元,形成棉纺环锭纺生产能力800万锭,毛纺4万锭,织机1.4万台,服装1.8亿件/年,家纺4万吨/年,化纤20万吨/年,地毯10万平米/年。实现总产值522亿元。吸纳就业18-22万人。  

  第三阶段(2021—2023年):规划投资238.8-250.1亿元,形成棉纺环锭纺生产能力800-1000万锭,毛纺5万锭,织机3.2万台,服装4.5亿件/年,家纺12万吨/年,化纤30万吨/年,地毯15万平米/年。实现总产值1400亿元。吸纳就业35万人。

  (二)产业布局

  形成3个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城: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图木舒克市工业园+草湖产业园;形成5个特色纺织工业园:库西工业园、双河市工业园、五家渠市工业园、胡杨河市工业园、十三师工业园;形成2个加工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服装出口加工、贸易区,三师和十四师手工地毯加工区。

 

  (亚心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京津冀纺企齐聚高阳供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