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大朗毛织业:变“夕阳”为“朝阳”
2016-08-19
分享至:

  8月13日,信宜市隆鸿针织制衣厂新一批服装交货,该厂总经理许莲说,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回东莞看一看了。几年前,她在东莞大朗镇的工厂需要扩大产能,但当地厂房面积有限,作为信宜人,她选择到信宜开辟新的战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大朗镇的厂区已发展成为研发、设计、接单、包装、出口之地,其他生产环节全都放在信宜。

  400多公里之外,头顶“中国毛织名镇”的光环,东莞大朗镇的毛织产业集群,一直是国内最大的外向型毛织产业基地。近年来,随着欧美消费市场经济面的持续疲软,毛织产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在这背景下,大朗镇开始把毛织企业研发与设计环节留在东莞,把生产环节转移到信宜市,成功把毛织产业变“夕阳”为“朝阳”,创新路径备受外界关注。

  遭遇瓶颈 劳动密集型环节难在大朗生存

  何洪桂是大朗镇东莞市国益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是信宜市人,迄今在大朗从事毛织产业已经有27年。目前他的企业年产值6000万元,产品全部出口国外。他在大朗见证了毛织产业的崛起历史。

  与何洪桂一样来自信宜市的李明,也在大朗镇巷头社区经营毛织企业多年。2000年前后,正当李明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时,却遇到了新的形势:大朗的毛织企业已迅速发展至过千家,且绝大部分生产工序仍然大量依靠人工,呈现出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用工多的“两低一多”的特点。

  “从1979年建起第一家毛织厂,经过近20年的发展,2000年的大朗毛织产业随着原材料和劳工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劳动密集型的毛织生产环节,已越来越难在大朗镇生存下去。”何洪桂说。

  当其时,位于粤西茂名市北部山区的信宜市,仍以农业为主要收入。在2003年以前,该市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外出务工经商户籍人口较多。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信宜市外出务工人员多达十几万人,其中在外从事毛织业的大约有8万人,集中在东莞、广州、中山等地,其中很多人,已磨练成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或熟练的技术工人。而此时大朗毛纺企业已进一步发展到3000家,其中由信宜人创办的有100多家,从业人员达20多万人,其中信宜籍员工近2万人。

  李明告诉记者,面对发展困境,从2002年起,大朗镇政府开始引导毛织企业引进电脑横机、电脑提花编织机等新型电脑织机来替代手摇横机,加速了毛织产业升级的进程。

  随后,大朗镇又鼓励本土毛织企业到周边较成熟地区设立分厂或分公司,将使用手摇横机、半自动织机的织片及缝盘等劳动密集型工序,向周边具有丰富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地区梯度转移,留在大朗的工厂则专注于电脑织机生产和后整、熨烫等工序。在这种背景下,信宜市开始迎来承接大朗毛织产业外溢的新时代。

  破冰探路 升级设备与转移生产双向突围

  “从那时起,我就筹集资金购买部分机器进行生产。”李明说,当时他也想响应大朗镇政府的号召,把研发与总部留在大朗工厂,其他生产环节则着手向周边进行梯度转移,但是苦于无人带路,他只能把想法压在心底。

  没想到,好消息很快出现在他面前。广东省委、省政府2002年出台《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鼓励珠三角地区相关产业向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转移。当时担任省人大代表、信宜市商会会长、东莞市大朗商会副会长的信宜籍企业家—东莞市兴锋毛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德锋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机不可失!”李德锋于2003年底代表信宜商会向信宜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珠三角产业转移契机,大力发展毛纺织业的建议。信宜市委、市政府迅速采纳了上述建议,并于2004年初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毛织业发展的措施,启动了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和信宜籍在外工作和创业人士的“回归工程”。

  信宜经济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熊德海告诉记者,随后,省委、省政府又提出由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战略举措。信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动与大朗镇主要领导接触交流,提出与大朗镇共同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议。

  两地政府于2005年5月签订协议,联手共建东莞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园。该园区于2006年9月经省政府认定,总规划面积10000亩,主导产业为毛纺织、家具等。协议签订后,大朗镇及时组织了东莞兴锋毛纺织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共同出资注册成立“信东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毛纺织产业加工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李明的第二个工厂,也终于在东莞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园开张了。

  到2010年,针对原有已转移到信宜的600多家毛织企业存在布局分散、规模偏小的特点,信宜市又积极引导上规模的企业入园发展,增强园区作为毛纺织产业聚集地的核心竞争力,使毛纺织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当年,东莞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工业园已开发建设2000多亩。其中入园企业28家。由东莞转入的有5家,包括由东莞市大朗镇转入、年产值达2亿元的信宜市申英纺织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入园的毛织企业中,更有超过70%为原来在大朗镇创业的信宜企业家所建。

  产业协作 提升软实力为信宜带来源源订单

  在李明看来,大朗镇与信宜市的关系可定位为前店后厂、紧密合作、互补共赢的关系,信宜每年为大朗提供2000多万打的毛织产品,而大朗则通过其历时多年打造的区域品牌,为信宜市毛织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仅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就达5万多人。”

  主要的生产环节转移出去后,大朗镇也并不满足于仅仅是接单、包装、出口之地,腾出手脚重点提升毛织产业的软实力,并将精力集中到产品的研发、设计上。

  大朗镇还发布了全国首个毛织价格指数,制定大朗毛织业联盟标准。同时大朗大力推动10平方公里的中国大朗毛织商贸城建设,建成大朗电子商务产业中心建设,大朗毛织基地先后获评国家级及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熊德海告诉记者,大朗与信宜两地合作的模式,从表面看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也与大朗毛织企业不少是信宜人创办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信宜市借力大朗毛织产业转型外溢的利好,加快产业对接,获得了自身的发展,而大朗将主要生产环节转出后,着力提升研发、设计等软实力,积极向微笑曲线两端迈进,从而带动了整个毛织产业链条的高水平崛起。

  目前,在行业话语权、市场开拓、平台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大朗镇毛织产业已引领行业发展,通过将单纯的规模增长转变为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打造出大朗镇毛织特色产业的升级版。

  趋势观察

  “互联网+”与“机器代人”焕发毛织新精彩

  记者日前从东莞大朗镇有关部门获悉,以大朗镇为中心,涵盖常平镇、寮步镇、黄江镇等周边地区的规模庞大的毛织产业集群,规模正在不断壮大。尤其是近年来,大朗镇采用“互联网+”与“机器代人”的“双管齐下”办法,让该镇的毛织产业焕发新精彩。

  截至目前,大朗镇共有220多家企业上线阿里巴巴淘工厂“大朗毛织”专区。2015年,大朗镇电商销售额102.02亿元,同比增长53.55%,其中毛织类电商销售额61.3亿元,同比增长56.17%。销售额不断攀升的背后,是毛织企业数量的不断递增。大朗镇毛织企业总数从2013年的4000多家增长到目前的7600多家。

  大朗镇政府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大朗镇针对毛织产业招工越来越难的现状,加快“机器代人”的步伐,出台《关于奖励镇内毛织企业购买电脑横机的实施方案》。

  目前,全镇数控织机使用总量已超过5万台,节省劳动力近20万人,集聚了近20家数控织机生产企业和近100家数控织机销售企业,形成了一条长约1.3公里的“数控织机专业街”,大朗也因此成为全世界使用数控织机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也成为东莞毛织行业实施“机器代人”的典型。

  由于转型成绩突出,2014年,大朗被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授予“中国电脑针织横机集散基地”称号;2015年以来,大朗依托毛织协会和设计师会,积极引导毛织企业使用先进的正版智能设计系统,继续自己的转型之路。

 

  ■专家点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

  信宜毛织产业园应升级为内销基地

  大朗和信宜的合作模式,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看来十分成功。但在当前新形势下,他也表示应该继续升级。

  “大朗镇与信宜市要想让这个模式走得更远,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林江认为,大朗镇与信宜市的合作,从市场的角度上看,是一件好事。这种模式对产业与市场来说,是成功的;对信宜市来说,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工业发展的突破口;而对大朗镇来说,则可以腾出空间专注于研发、设计等环节。

  但他也认为,如果纯粹将信宜的产业转移园作为生产基地,也是走不远的。“大朗镇应该立足将信宜市的产业转移园作为主打内销的基地,主要覆盖广西、贵州等省区的市场。”

  林江表示,在当前毛织产业发展困境重重的情况下,大朗镇要珍惜这种合作模式。“可以考虑由大朗镇拿出一笔钱来支持信宜市产业转移园的配套建设,即是延伸该产业转移园的相关配套环节。”

  “另外,大朗镇的毛织产业还有部分生产环节留在大朗,也应该加快升级”。林江指出,这种生产线的升级不仅仅是纯粹的设备升级,而是工艺与个性化的升级。“必须保持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领先优势,这是一个产业能否长久取得制胜发展的关键。”

  

  (南方日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2.jpg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
360.jpg
【专题】发展新质生产
sy.jpg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
sy.pn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