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棉花质量指标表现差异较大 内在质量更受重视
2017-11-03
分享至:

  质量指标表现差异较大棉花内在质量更受重视

  从中国纤维检验局获悉,《2016-2017年度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近日出炉。从报告结果来看,2016/2017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各项质量指标表现差异较大。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推动下,市场机制在棉花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正在显现,从棉农到加工企业都更加注重棉花内在质量,棉花的一致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据统计,2016/2017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公证检验涉及的产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0个,比上一年度减少3个。涉及加工企业987家,比上一年度减少10.27%。检验量1835万包,415.7万吨,分别比上一年度增加15.48%、15.56%。检验量有所回升,分布进一步集中。

  依据《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国家标准,报告对颜色级、轧工质量、长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等主要指标进行了汇总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各区域颜色级指标以白棉为主,且绝大多数都集中在白棉2级与白棉3级两档;其中,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棉区颜色级指标下降较多。轧工质量主要集中在中档,中档及以上占比达到97.29%。从纤维长度来看,平均长度大幅提升,30-32毫米长度级与28-29毫米长度级的棉花占比均大幅增加,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也显著提高。有关纤维长度的这两项指标均表现良好。从纤维内在品质来看,马克隆值和断裂比强度两项指标表现一般。其中,马克隆值指标较上一年度有所提升,但与5年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平均断裂比强度指标明显下降,为5年最低水平,差及以下占比几乎为上一年度两倍。新疆2016/2017年度棉花各项质量指标与上年度相比,平均长度提高0.52毫米、长度整齐度增加0.23个百分点、马克隆值A+B级占比增加了17.56个百分点、平均断裂比强度降低0.32cN/tex,总体质量状况略好于2015/2016年度。

  报告分析,影响本年度棉花质量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产业政策、市场形势、生产环节等几个方面。

  就产业政策来说,2016/2017年度是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第3个年度,国内棉花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标价格政策的实施,将棉农和棉企推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求从棉农到加工企业更加注重棉花内在质量,棉花的一致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棉区更加向新疆集中,棉花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更加有利于统一管理、机械耕作、病虫害防治和收购加工运销,为棉花专业化和现代化生产打下基础。

  在生产环节,也有很多因素影响到棉花质量。品种是影响棉花质量的主要内在因素。随着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不断深化,已有部分棉农注意到纺织企业配棉的需求,认识到不同棉花品种的内在纤维品质有很大区别,不再片面追求单产高、衣分高、抗病虫、色泽好的品种,开始注重棉花内在品质,棉花一致性不断得到加强。同时,新疆种植的棉花品种很多不是机采棉的最佳选择品种,加工出的皮棉不尽如人意,在品种选择与新品种选育上有很大提升空间。在栽培管理中,我国多数区域棉田分散,规模化种植条件差,客观上导致质量指标的不一致。在交售流通环节,棉花采摘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塑料编织袋、棉农在户外摊晒籽棉造成动物毛发及杂物混入,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棉花质量。采摘方式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棉农手工采摘时较为粗放,按数量采摘、分级存放意识差,采集方式随意性大;机采棉则会带来含杂多、“三丝”多、长度短等质量问题。在棉花加工环节,一些企业轧工速度控制不当、排杂不彻底或不排,导致棉花长度严重损伤、短纤含量增加,同时含杂较高,棉结、索丝较多。另一方面随着棉花加工资格认定的取消,各类小包棉等无证企业有卷土重来之势,其质量意识淡薄,生产的小包棉多是白板包,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利于纺企维护权益,也不利于打击和追责。

  为确保棉花加工质量的提高,防止棉花加工过程中质量破坏,保护棉花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我国棉花的整体可纺性,报告建议:把握棉花产业形势,继续完善宏观调控政策;发挥质量大数据作用,加大科技兴棉力度;树立品牌效应,提高优质棉市场竞争力;加强棉花监督与管理水平,提升全国棉花质量。

 

  (来源:中国质量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sy.jp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