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中国羽绒之乡”新塘将面临整治 只留30家
2017-12-14
分享至:

 “中国羽绒之乡”新塘将面临整治 只留30家

 

  继卫浴行业整治之后,萧山又一知名行业将面临整治。羽绒行业即将拉开整治序幕!

  著名的“中国羽绒之乡”新塘,12月12日就相关行业整治工作召开了专题会议,对相关行业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落实,拉开整治序幕。

  会议指出,新塘街道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整治标准,严把时间节点,强势推进相关企业整治提升工作,截至目前,街道已经要求各村(社区)对辖区内羽绒(水洗、分毛)、印染、化工、混凝土等十一个行业进行了调查并搜集了相关信息,街道对上报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汇总和初步核定,要求各村(社区)进一步补漏补缺,预计在12月14日之前全面完成,为此次相关行业整治提供依据。

  羽绒制品

  初步统计,全街道共有印染企业2家、化工企业4家、电镀企业2家、羽绒企业(水洗、分毛)176家、混凝土企业1家、化纤(聚酯、切片)企业2家。

  根据工作要求,下一步街道将在此基础上核实结果,并以此作为行业整治的主要依据。

  羽绒行业,是萧山十二个重污染企业之一。根据《杭州市萧山区工业“低、小、散”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意见》,羽绒企业将在2018年年底之前完成152家企业关停,在2019年年底之前完成30家企业整治提升。

  经过整治之后,萧山全区的羽绒企业将控制在30家,这显然又是一次行业的大洗牌。

  羽绒办公大楼

  羽绒企业集中分布在新塘街道。在羽绒业内有这样一句话,说世界羽绒看中中国,中国羽绒看新塘。新塘作为“中国羽绒之乡”,羽绒产业占据国内半壁江山,而这次行业的整治,也将成为国内羽绒行业的重要事件。

  新塘的羽毛行业,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末清初,涝湖、行头、下畈朱、井头王、一都孙等村农民,利用农闲时间,一根扁担,几只麻袋,去全省各地收购羽毛,其历史不亚于义乌人。

  羽绒车间

  新塘人以收毛为副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办起羽绒厂,收毛也华丽转身,鸡毛淡出市场,以收购鹅毛鸭毛为主,供羽绒企业生产羽绒制品。年轻人的足迹遍布全国,釆取集中收购、委托代理、承包外地养殖场和宾馆饭店,甚至在边境地区设点收购。用大卡车装载运回新塘。

  羽绒产业园

  在新塘这块土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先后冒出了200多家羽绒企业。新塘街道的羽绒生产出口占萧山90%,占全国56%,占世界30%左右,有“世界羽绒看萧山,萧山羽绒看新塘”的美誉。

  但羽绒带来的污染,也让居民苦不堪言。羽绒在加工过程中会散发出极为难闻的臭味,而小加工厂用的机器声音也非常大。清洗羽绒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如果不加处理,会污染水和土壤。

  这次会议指出,推进相关行业专项整治,是实现工业“散乱污”整治的“第一仗”,新塘街道将坚持攻坚克难,主动作为,确保按时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坚决打赢相关行业专项整治攻坚战,为新塘发展创造最佳环境。

  (来源:萧山日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