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北方的三眠蚕茧丝纤细、体质强健,是开发高品位生丝的优质原料,直接搬到广东却难以适应高温多湿的气候。如何避免“橘化为枳”?这个团队厉害了!他们攻关8年,为北方三眠蚕这个“外来女婿”找到了“两广2号”这个“本地媳妇”,几经繁衍生息,有了继承两个品种优点的后代——“粤蚕细纤1号”,一改广东难以生产6A级生丝品种的历史。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蚕丝一吨售价可达48-50万元。 8年磨一“茧”,强强联手出新品 “粤蚕纤细1号”蚕 负责研发“粤蚕纤细1号”的是丝源集团技术中心。该品种是我国首个四元杂交、高品质、细纤度的生丝三眠蚕品种,丝质指标全面超过现行国家6A级生丝标准。 据介绍,2003年,丝源集团技术中心已开始着手培育,他们把目标落在了北方的二元三眠蚕和广东的主打品种、四元四眠蚕“两广二号”。 “三眠”和“四眠”,差距到底在那? 据了解,在蚕吐丝结茧前,要经过进食桑叶、停止进食、进入“睡眠”状态蜕皮的阶段。“三”和“四”代表的就是重复这些阶段的次数,坊间最为常见的是“四眠五龄”。 “少眠一个龄期就吐丝结茧,茧越小,纤度越小,蚕丝的整体均匀度就越好,净度提升,评级的分数就会越高。”丝源集团副总经理、技术中心负责人陈列辉表示。 “6A级生丝的市场占有率不到10%。”丝源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卓新鸿似乎看到了“商机”。 如何获得高品位的6A生丝?让二元三眠蚕和“两广二号”杂交,是择优结合的最好方法。 于是,蚕房、实验室两头跑成了他们的工作常态:一边要调节蚕房温度保证蚕宝宝发育良好、及时清理蚕粪;一边要检查桑叶有无农药残留、抽样检查病菌率,给蚕宝宝做好“身体检查记录”。 在品种选育初期,技术中心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主要困难在于三眠性的纯合问题。”陈列辉介绍。 据悉,“三眠”虽然是显性基因,但在二元三眠蚕和“两广二号”杂交的过程中,还是会衍生出一些四眠蚕。如何确保把前者的优质基因导入到后者?技术中心采取了“1雄交2雌”、连续回交的方法,前后用了1年多的时间,实现了三眠基因的纯合,选育出“粤蚕细纤1号”。2011年,顺利拿到了审定证书,成为了拥有知识产权的专利品种。 示范推广受阻,潜心改造再推“PLUS版” “拿到证书的那一刻,没有相拥而泣,也没有奔走相告,我们很高兴,却也很淡定。”丝源集团技术中心主管、从事“粤蚕细纤1号”一线科研的王先燕对于6年前的记忆仍十分清晰。团队成员深知,通过审定只是后续工作的“第一步”。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投放市场,建立适合品种的推广模式,才是更为关键、更为艰难的工作。 “养蚕一般需要四眠五龄,大概22-24天左右的时间;‘粤蚕细纤1号’却是三眠四龄,缩至20-22天”。卓新鸿强调,绝不能小看这短短的一两天差距,因为蚕病发生往往就在这个时段。 巧妙躲开“发病期”,让熟蚕顺利上蔟结茧取得好收成,“粤蚕细纤1号”理应受到蚕农的好评。 “在2012年的农村示范推广,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王先燕的言辞中带着些许的无奈。 “粤蚕纤细1号”茧 “由于是新事物,一开始蚕农是不认可的,蚕茧小了,意味着丝也小了;收购蚕种的种场也不认可,收购压价的现象时有发生。”卓新鸿道出了个中缘由。 据介绍,品种通过审定后,“粤蚕细纤1号”在广东省内的农村进行小范围推广,部分产品仍会出现四眠蚕,加之当时的市场对高品位生丝尚未十分明晰,并没有采取优质茧优质价的特殊策略,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推广并不是很顺利。 “虽然在我们预想方案之外,但我们对产品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作为团队的负责人,陈列辉向成员传输一个理念:实事求是,精益求精。 2013年,技术中心再次对“粤蚕细纤1号”进行了改良升级。2016年,该品种的体质、眠性、茧丝质量进一步统一。经过广东省商检局的检测,达到了6A级别的生丝。在广东、四川、云南、海南等地的农村进行示范推广,也获得了蚕农、制种场、茧丝企业的三方认可。 “好品种加上精工细作,才能出好口碑。”丝源集团技术中心主任黄姘感慨道。 据介绍,由于品位高、茧丝质性状优良,“粤蚕细纤1号”缫制的6A级生丝大受市场欢迎,一吨蚕丝售价可达48-50万元,被赞小小蚕种吐出“真金白银”。 寻找发展新方向未来或助力新智能服饰 “‘粤蚕细纤1号’的特点就是够细、够轻。这是目前国内能够缫制出的最细的生丝”。黄嫔表示。 除了把够轻、够细、够软的6A级生丝应用于高端奢侈品生产,技术中心还有着更前卫的想法:智能传感器、智能服饰。据黄嫔介绍,技术中心计划跟清华大学进行产研合作,研究6A级生丝在这些方面的可行性。 “我们初步设想,给蚕宝宝喂食添加了石墨烯或碳纳米管的桑叶,蚕吐出的丝仍然蕴含这两种物质。经过碳化处理后,具备导电的性能。”黄嫔说,这根可以导电的蚕丝可以做成贴在皮肤上的传感器,进行诸如呼吸、心跳、脉动的数据收集,对人体进行24小时监护。 “对比金属类的电子元件,穿着更加舒适,人体活动更为自如,”黄嫔进一步介绍,“如果做成智能服饰,它的面料也更有弹性,韧性或可提高50%,强度提高100%。当然,这一切还在计划之中。” 自嘲专业太专难转行坚守十余年只为两个字 据悉,除了“粤蚕细纤1号”外,技术中心还研发了市面上罕见的黄绿色茧、降“三高”的食用性蚕种,还试制了可以跳过削茧制种也能分别雌雄的样机。 只有11人的团队是如何完成如此多的产品研发?陈列辉回复了两个字:专业。 丝源集团技术中心主要成员 据他介绍,团队成员大多毕业于蚕桑专业,可谓“术业有专攻”,无缝对口。团队内部也有着明确的分工:有负责新产品研发和良种繁育的,有负责产品质量检验检疫的,还有负责蚕桑健康产品开发利用的,每块业务下再细分各个岗位,每个岗位都有技术主管负责具体的研究工作。 “到了熟蚕阶段,即使是作为技术指导的我们,也要加入到捡蚕的行列,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王先燕描述包括培育“粤蚕细纤1号”在内的十几年来的工作状态。据她回忆,从蚕宝宝孵化直到产卵的45天里,都会取消周末休假,确保产研的连续性。 值得一提的是,王先燕是技术中心团队里仅有的两名80后,多年来团队的核心成员总体保持稳定。 对于团队成员的流动性,陈列辉的解读略带“自嘲”的意味:出自“冷门专业”的我们,正是因为太“专”,又只有一“技”傍身,都没办法“转行”了。 陈列辉强调,从事一线科研的他们,对蚕桑行业的情怀和感情都比较深厚,有情怀才能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做一个下蚕房、蹲实验室的“工匠”。 谈及“工匠精神”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陈列辉表示,“让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很是激动”、“很是提气”。 “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每一个细节都展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工匠精神就是其中的重要支撑”。陈列辉由衷感慨。 在他看来,“工匠精神”绝不仅仅是埋头苦干做研究,培育高品质的蚕桑种、改进蚕业生产装备、提高产品的质量检验方法。 “做研究都是为了反哺产业,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把团队成员称作“养蚕人”的陈列辉说,他们会针对蚕桑业发展的新瓶颈,做好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迈向高质量、高科技的新时代。 (来源:南方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