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是四川省传统优势产业,面积产量全国第二,质量全国最好。近年四川省蚕桑综合开发利用取得明显成效,传统的通过桑叶发展起来的茧丝绸产业得到稳步发展,桑枝开发出来的优质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桑果综合开发利用异军突起。2018年全省桑果产量13万吨,占全国60%以上,比上年增长73.3%,实现售果收入6.25亿元,比上年增长38.9%。
一、布局优化。攀西地区利用独特的气候优势,果桑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桑果生产基地。成都、南充、绵阳等大中城市近郊借势发展桑果采摘体验场所300多家,有效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二、科学栽培。选育推广适应不同区域、不同用途的果桑品种13个,研究推广桑树嫁接育苗、快速成园、优质高产技术。研究制定桑果生产、初加工、储运地方标准,提高了桑果品质。
三、开发产品。成功开发出桑果干、桑椹膏、桑葚酒、桑椹醋、桑果饮料等系列产品。引进培育了规模桑果加工企业20多家,形成5万吨加工能力,2017年全省桑果加工产值达到5亿余元。
四、效益显著。盐边、德昌等桑果主产区,每亩桑果收入5000元、蚕茧收入5000元,每亩蚕桑收入上万元。2018年桑果采摘休闲农业综合收入1.5亿元。德昌、盐边被中国蚕学会授予“中国果桑之乡”。“黑金椹”桑果干、“阳光味道”桑椹汁、“桑圣红”桑椹酒等品牌产品销售到北上广和东北等20多个大中城市。
(来源:四川省农业厅产业处、蚕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