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一半以上的纺织服装企业订单减少3成,13%的企业订单减少5成以上。但疫情也使得对健康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快速增加。”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升日前表示。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面对疫情冲击,山东纺织服装企业积极转型求生。 政府官员线上推销纺纱产品 “前期用工短缺、物流不畅、物流成本较高等因素制约了企业复工复产。在企业复工复产之后,市场需求不足、销售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又成为当前影响企业生产运营的关键问题。”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为东表示。 舒朗集团副总经理李蒙则表示,春节至3月中旬,线下店铺闭店、线上物流停运,春夏季服装线上和线下销售都受到了影响。上游的原、辅料商家也受到影响,致使原材料采购困难,价格上涨,采购成本大幅上升。 为了帮助纺企找订单、找出路,3月31号,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张忠军直播卖纱,变身主播在线上推销山东纺纱产品。 张忠军表示,当前山东纺纱出口企业压力很大,大量纺织出口订单面临着推迟、取消、违约、不付款。已生产出的产品出不去,企业面临着少单、缺单的情况。 当日的直播重点展示山东纺纱企业60家,全程共发布了52家采购需求,初步达成2000吨意向。 此前,为帮助纺企寻求新出路,山东省工信厅轻工纺织产业处与国内专业的纺织工业互联网贸易平台——进口宝和中国纤维网合作,以网络在线直播方式收集订单需求,并推送给企业。 危中有机企业转产拓展市场 疫情带来的危机中也有机遇。 事实上,疫情发生后,包括威海迪尚、烟台舒朗、山东盛原等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即积极转产新上口罩、防护服,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截至3月20日,盛原服装已圆满完成40万件防护服。”山东盛原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希林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原本生产户外服装的山东盛原服装公司实现了防护服的批量生产。 据李蒙透露,舒朗成立了烟台舒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紧急转产卫生防护用品,集中生产防护服,包括民用防护服、医用防护服。医用级防护服每日产能可达到5000件,民用级防护服日产20000件。 “舒朗集团将积极布局多元化发展,在时装、医疗、军工三大板块稳步发展,进一步增强研发设计创新能力,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李蒙表示。 杨为东介绍说,为抗击疫情,即发集团改造生产线转产市民口罩,推迟了部分订单的交期。面对困难,即发集团通过网上洽谈、网上招商等方式,借助电商、微商、微信群、社区群等途径,拓展多渠道营销。 据了解,即发集团与日本物流行业领军企业共同投资的现代物流项目顺利推进,并于2月25日在“山东省重点外资项目视频签约仪式”上正式签约。 “即发集团的多条服装生产线上的工人正在加班加点赶制来自日本优衣库的批量服装订单。这是复工复产以来,该客商追加的首批外贸订货。”杨为东表示。 山东如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付杰则表示,疫情加速了如悦公司健康纺织研究成果的落地。 据介绍,目前山东如悦公司已建成了年产1000万平方米的“纳纤膜”生产线,预计近年内可以形成5000万平方米的年产能。其联合青岛大学成功研发出的“纳纤膜”新材料,目前已经通过了国家权威检测,防护效果达到或高于国家医用外科口罩过滤材料标准。 疫情也催化了纺织服装行业的新模式,纺织服装业的网络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迪尚集团副总经理孙崇涛表示,迪尚集团将积极开拓线上交易能力,尽快形成线上B2B、B2C贸易规模。 (来源:经济导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