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苏州吴江:丝绸织就诗意生活
2020-07-13
分享至: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地处太湖流域南岸,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在这里,关于丝绸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丝绸文化不仅塑造着吴江人的精神家园,也为当地经济社会的腾飞提供了坚实土壤。如今,沈福珍创立的蚕丝被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培训了数千人,胡毓芳的“太湖雪”挂牌新三板,卢云华的真丝画多次作为国礼走向世界舞台,而他们也成了吴江小康之路上的一个个重要音符。

  01 一根蚕丝,一脉相承

  吴江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种桑养蚕宝地。早在盛唐时,吴江已“无地不桑”,明清时期更是形成了“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的盛景。

  尤其是吴江区震泽镇。这里家家户户种桑养蚕,蚕丝织造技艺代代相传。老蚕农们至今仍记得,过去1亩桑田的丰厚收益抵得过10亩稻田,震泽人也因此对桑田和蚕丝充满了感情。

  “丝绸对我们而言是历史记忆,更是一种情结。”震泽镇蚕丝同业公会会长、苏州辑里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文超生长在震泽,家族在上世纪初就做起蚕丝生意。为了传承家族的手艺,2002年,朱文超大学毕业后在家乡筹建起自己的公司。相比祖辈专注于原材料,朱文超更看重产品的创新,相继开发了蚕丝被、床上用品、服装、丝绸刺绣工艺品等多个品类,还在技术上克服了蚕丝板结、移位、收缩等。如今,辑里丝绸已成为“江苏省著名商标”,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

  在过去几十年间,行业经历过低迷时期,但有无数像朱文超一样的从业者不断投入丝绸纺织业,为行业恢复昔日的繁盛之景而努力。目前,仅震泽镇就集聚了近200家丝绸企业,打造了养蚕、抽丝、生产、经营、服务的产业链,形成了一个年产值超15亿元,年增长率近30%的产业集群。

  而在整个吴江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交易额连续7年超千亿元,吴江的丝织品出口到近百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吴江区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排名第8,其所辖8个镇均跻身全国千强镇行列。其中,丝绸纺织业的作用不容小觑。

  02 一丝兴三业,三产绕一丝

  丝绸纺织的工艺特性决定了其不能完全机械化,须有一批技能熟练的工人参与,才能顺利实现丝织品生产。因此,在吴江,丝绸纺织业不只是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更是人人能参与、红利可共享的“富民产业”。

  “致富路上,大家一个都不会落下!”朱文超说,目前公司的拉绵女工几乎都是当地五六十岁的阿姨,“她们之前空闲在家,现在凭借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有了额外收入,还能调剂生活,何乐而不为?”

  在吴江,受益的不止丝绸纺织业从业者。“如果把丝绸产业比作一棵树,品牌是果实,产品是树叶,种桑养蚕就是树根。”为筑牢留住丝绸的“根”,“太湖雪”品牌创始人胡毓芳在2016年创建了太湖雪蚕桑文化园,通过2000亩桑园、2000亩果园、2000亩稻园来展现江南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府特色。依靠“互联网+文、商、旅、农”模式,胡毓芳带领农民规模化、现代化养蚕,土地流转让农民有了更多收益,“蚕宝宝”成了人们眼中的“金疙瘩”。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吴江的丝绸纺织业还带动了两千公里外的云南曲靖的产业发展和群众致富。位于吴江区盛泽镇的江苏华佳集团,自2017年响应“东桑西移”号召以来,先后到广西、云南等西南连片贫困地区建立了桑蚕种养基地和加工基地。

  03 丝绸带来诗情生活

  从“专注一根丝”,到“做精一根丝”,再到“做美一根丝”,如今,吴江的丝绸不仅带来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更给人们带来了富足而有诗意的生活。

  吴江有丝绸文化遗产14处,走出过费达生等丝绸文化名人,丝绸文化产品众多。据吴江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吴江将打造丝绸文化传承和发展标杆作为吴江特色八大标杆之一,打通丝绸之脉、厚植丝绸之根、弘扬丝绸之魄。

  依托丰富的丝绸产业和人文资源,吴江旗袍小镇、震泽丝绸文化风情小镇、吴江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系列新地标拔地而起,“蚕花节”等传统文化节日回归,“蚕丝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火热开展,丝绸文化正以生动鲜活的形式不断传递,为吴江的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给百姓的文化生活带来获得感。

  就在不久前,吴江区品牌文化活动第七届吴江太湖文化节暨2020丝绸文化旅游节如约而至,盛泽小满节、震泽蚕花节等36项主题活动相继开展。华丽的丝绸,诗意的乡愁,是吴江人书写的美好生活和诗情生活。

  (来源:中国文化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2.jpg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
360.jpg
【专题】发展新质生产
sy.jpg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
sy.pn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