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新疆机采棉新品选育获突破 改变机采棉质量差情况
2020-10-13
分享至:

  10月12日从西北内陆棉区机采棉综合农艺配套技术现场会上获悉:新疆自选培育的机采棉新品种亩产突破690公斤,质量上达到双31标准,改变从前机采棉质量差情况。

  据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雪源介绍,目前加工高档面纱的棉花标准为双29标准(即绒长和纤维强度超过29),然而机采棉最大的问题是采收过程中杂质多,经过两三道轧花后,绒长会损耗,纤维强度和细度不高,造成中低纤维棉花供大于求的局面。多年来,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依托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基金和自治区重点研发等项目,与棉花种植基地合作,育成早熟、优质、高产的机采棉新品种——源棉11号。这种新品种的棉花绒长能达到31.6毫米,在经过轧花后依然能保证棉绒长度和韧性,完全满足中高端生产企业对优质棉的要求,为我区发展高端机采棉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以新品机采棉品种为核心,科研人员还集成配套精准化控塑型、化学封顶、高效脱叶催熟、封尖调控等关键技术。“通过配套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和田间管理难度。”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田晓莉说,结合新疆气候环境,通过不断改进配方技术,药剂也更能适应无人机、采棉机等机械设备使用。

  李雪源说,新品种机采棉的推广,可解决采摘成本问题,将一亩地采收成本从手采的700元,降至机采的150元;通过对机采棉品种的遗传改良和化学调控药剂、脱叶催熟剂的改进,使机械采摘的采净率、采收率更高,每亩地能减少浪费30公斤以上,相应提高产量和农民收入。在农户、科研单位、企业多方配合下,可逐步形成“棉纺企业+原棉加工企业+区域性生产合作社+农户”的完整产业链,助力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疆日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