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仪陇:引进公司和专家发展蚕桑产业
——200多留守老人挣上了工资
2020-11-20
分享至:

  10月18日傍晚,仪陇县铜鼓乡九龙山村,76岁的赵仁元走出蚕房,拨通了儿子的电话。电话那头,在外打工的儿子照惯例关切两句,“爸,咋了?是不是钱不够用了,我等下就去给你汇一点。”

  “不是不是。”赵仁元有点急了,清了清嗓子说,“把账号发给我。天冷了,想给娃娃汇点钱买新衣服。我和你妈现在都在村里挣工资。”

  在村里挣工资的,不仅是赵仁元老两口。去年以来,九龙山村引入业主发展现代化蚕桑产业园,共培植920亩桑园,建起5个蚕房,让200多名60岁到80岁的留守老人挣上了工资。

  发展蚕桑产业不眉毛胡子一把抓

  九龙山村有常住人口878人,其中60岁以上的有375人。最近几年,当地一直思考,如何让留在村里的人有活干。

  “搞产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得选一个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招引业主。”铜鼓乡党委书记陆华铭说。

  经过多次商议,决定在当地蚕桑产业基础上“做文章”。“栽桑养蚕是轻体力活,且每年3月至10月养蚕、11月至次年2月管护桑园,可以保证老年人的稳定收入。”

  仪陇县引进香港利达丰集团,在当地全资成立布碧丝农业和家丰时装两家子公司。去年2月,以布碧丝农业为主体的仪陇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开始建设,园区涉及铜鼓乡、土门镇所辖19个村,桑园总面积3万亩,其中核心园区2万亩。当年7月,园区基本建成投用。

  园区吸引了一批以“返租倒包”模式承包桑田蚕房的返乡农民工。村民廖千就是其中一员。他承包了147亩桑园,管理着一个蚕房。

  “一开始我们心里也没底。”廖千生于1989年,小时候家里养过蚕,但都没发展起来。“政府组织我们去宜宾、巴中、广元、广安等地考察。”廖千说,看到这些地方的蚕桑产业发展情况,我慢慢有了信心。

  专家、政府助力让产业引进来留得住

  产业不是引进来就完事儿,在技术、用工方面,当地也做了努力。

  仪陇引进西南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机构的专家进驻园区,建成良种繁育基地和专家大院。“共聘请了21名专家,每季度调研一次,并提供技术指导。”陆华铭介绍,得益于此,园区内使用的都是优质良桑嫁接桑苗和蚕品种。“比如质量更高的黄金茧,更加环保的彩色茧等。”养蚕过程中使用的新设备等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

  和廖千一样,张高春也是去年第一批承包桑园的业主,但现在他们不仅是业主,还成为了园区的技术员。这一年多,张高春从专家那里学到不少知识,再加上平日里的实践,已经成为了合格的技术员,还能对新加入的业主进行培训。“去年开始,我们在仪陇当地征集了11名学生,委托省蚕校定向培养。”布碧丝农业公司负责人表示,经过三年的学习,这些学生又将成为园区内的技术骨干。

  而在用工方面,廖千笑着介绍,桑园和蚕房雇佣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每天要么摘桑叶、要么在蚕房养护。”

  “活不累。现在每个月我和老伴都能有近两千元的收入。”赵仁元回忆以前,“想挣点钱,就要早上五点起来去土门镇卖菜,一走两个多小时不说,有时候一天下来只卖出去一个冬瓜。”

  陆华铭介绍,目前整个园区吸纳了当地2800余人务工。“他们主要是在家的老年人或带孩子的妇女,月收入1500元到2000元不等。”

  (来源:四川日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