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南充六合丝博园5月全新亮相
2022-03-16
分享至:

  3月14日,记者在“六合集团”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望江茧站正维修加固、染坊改头换面、六合院修梁换柱、风貌整治施工全面铺开……南充鹏达嘉陵江(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明介绍,六合丝博园28项建设任务中,染坊、工人俱乐部、望江茧站、六合院、设备展陈馆等20余个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其他项目也将全面开工建设。

  在望江茧站,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修复施工,下一步将对屋顶进行防水处理、盖小青瓦。赵明介绍,此前个别建筑存在门窗遗失、屋顶破损等问题,同时,原厂区内部及周边停车空间严重不足,配套设施不足,缺乏可停留休闲消费的空间。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记者从南充都京丝绸文化产业园建设指挥部获悉,六合丝博园一期整治改造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以“工业风、民国韵、丝绸情”为设计原则,分为起始段、核心段、转合段三部分,预计5月将呈现全新风貌。

  “起始段”包含都京街道、丝绸游客中心、六合丝博园入口大门、丝魂景观广场、六合染坊5个节点,从街道空间开始进行文化过渡,从现代化的城市住宅区延伸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厂房区,体现人们寻找时代印记的过程。

  “核心段”包含丝绸展销中心、工人俱乐部、桑田神木广场、缫丝陈列馆、丝妹广场5个节点,是工业文化、丝绸文化和红色文化的集中体现地,利用厂房现有元素“花版图案、缫丝设备、丝二厂纸质票、汉砖、工业设施”等融入氛围更新中,打造连续、融合、传承、创新的工业旅游示范核心区。

  “转合段”包含火车起始站、银杏景观大道、民居乡巷集市、火车换乘站、六合游船渡口5个节点,将重现码头集市的繁荣场景,追寻场地历史记忆,搭建复刻版“六合码头集市”场景,打造集工业流程、丝绸文化等为一体的活态游览空间。

  根据设计方案,原缫丝车间作为重要展馆之一,其设计目的就是让人了解缫丝工艺。缫丝即由茧变丝的过程,缫丝车间将以最全面的形式还原这一生产风貌。此外,还将以民国风演绎具有复古情怀的火车站台空间,通过自行车、路灯、电话亭、站台等元素,勾勒出一幅怀旧场景,恍若时空穿越……

  “我们保留了上世纪70年代前后的特色空间布局,大规模厂区、至今仍在生产的缫丝织绸车间等,将帮助游客触碰时代记忆,重现工业文明。”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升级改造,主要是体现当地文化特色,保留有价值的工业回忆与文化回忆,包括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雕塑和特征场所以及名人事迹等,同时,对工业遗产、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通过合理的功能策划和空间改造、游览路线规划等充分把丝绸文化和工业文化融入文旅之中,使老厂房焕发新活力。

  四川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高坪区都京街道,现存不少民清建筑,园内的六合丝厂是目前西部地区唯一保存完整、规模较大且至今仍在生产的缫丝织绸工厂,被誉为中国丝绸民族工业的“活化石”,也是川东北唯一存续的国家级工业遗产。

  (来源:南充新闻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sy.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大家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