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3日,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唐琳在北京会见了到访的四川省乐至县委常委、副县长罗宇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开展蚕桑茧丝绸产业合作进行了交流探讨。协会常务副会长钱有清、秘书长刘文全,乐至县蚕桑局党组书记、局长都国胜,蚕桑局党组成员、县桑推办副主任龚国等参加会见。

会见中,罗宇副县长简要介绍了乐至县经济社会和蚕桑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他表示,乐至县是成渝双城经济圈、成都平原经济区、环成都平原经济圈“三区叠加”之地,区位优势明显。乐至蚕桑产业历史悠久,具有1500多年历史,是四川省第一批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县、国家蚕桑标准化示范区。全县现有桑园13万亩,蚕桑基地乡镇12个,养蚕农户2.1万户,已形成栽桑、养蚕、缫丝、蚕桑食品、生物制药、保健用品等完整产业链条,综合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下一阶段,乐至县委县政府将加大蚕桑产业支持力度,以“中国桑都”建设为统领,全力推动桑资源的综合开发和蚕桑文化品牌塑造,争创四川省蚕桑综合实力第一县。罗宇副县长热情邀请中国丝绸协会领导到乐至县考察调研,指导当地“中国桑都”建设工作,招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到乐至投资兴业,做大做强做优蚕桑丝绸产业。

唐琳会长对罗宇副县长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并充分肯定了当地蚕桑丝绸产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唐会长表示,商务部《关于茧丝绸行业“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指出,要不断提升蚕桑基地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快蚕丝蛋白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产业化开发,推进蚕桑茧丝绸多元业态融合发展,将是未来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乐至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全面打造“中国桑都”城市名片,既有利于政府产业布局,也有利于行业发展,更有利于蚕农增收和企业增效,相关政策举措正在积极落实之中,值得业界学习和借鉴。希望乐至县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国内外蚕桑丝绸产业发展新趋势,立足当地现有资源优势,统筹推进“中国桑都”建设,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不断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中国丝绸协会将持续关注乐至县“中国桑都”建设进展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力争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双方还就目前国内人工饲料全龄养蚕、智慧蚕桑相关技术装备应用情况,以及蚕丝蛋白在生物医药、医疗美容等领域研究新成果进行了交流探讨。
(来源: 中国丝绸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