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
2022-06-17
分享至:
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我国化纤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化纤占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84%,先进功能纤维、高性能纤维等化纤新材料是纺织行业稳定发展和持续创新的核心支撑,也是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对深化纺织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锻造长板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4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从产业链创新、高端化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绿色低碳转型、实施“三品”战略等方面,提出五项重点任务,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为便于理解《指导意见》内容,做好贯彻实施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现就相关问题解读如下。
  《指导意见》编制背景
  我国化纤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化纤占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84%,先进功能纤维、高性能纤维等化纤新材料是纺织行业稳定发展和持续创新的核心支撑,也是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对深化纺织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时期,我国化纤工业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部分关键原料和装备存在短板等问题对行业制约越发凸显,双碳目标任务对化纤工业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亟需通过编制发布《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锻造长板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指导意见》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指导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满足纺织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为目的,推动行业规模继续保持合理增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化纤工业对纺织产业链的引领作用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服务能力,构建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现代产业体系。
  《指导意见》按照“创新驱动,塑造优势;优化结构,开放合作;绿色发展,循环低碳;引领纺织,服务前沿”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推动化纤工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行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高性能纤维研发制造能力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0%。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绿色纤维占比提高到25%以上,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纤维材料产量年均增长20%以上,废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规模进一步发展,行业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到2025年,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化纤产量在全球占比基本稳定,形成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

  《指导意见》重点任务
  《指导意见》围绕发展目标,从产业链创新、高端化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绿色低碳转型、实施“三品”战略等方面,提出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提升产业链创新发展水平。筑牢创新基础,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国家级、省级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服务能力及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加强关键装备、关键原辅料技术攻关,增强产业链安全稳定性。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布局。鼓励企业完善全球产业链布局,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优化国际合作模式。培育优质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和技术升级改造。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二是推动纤维新材料高端化发展。提高常规纤维附加值,实现常规纤维高品质、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推进生物医用纤维产业化、高端化应用。加强生产全流程质量管控,促进优质产品供给,满足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提升高性能纤维质量一致性和批次稳定性,进一步扩大高性能纤维在航空航天、风力和光伏发电、海洋工程、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土工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应用。提升生物基化学纤维单体及原料纯度,实现规模化、低成本生产。支持可降解脂肪族聚酯纤维等可降解纤维材料关键技术装备攻关,引导下游应用。
  三是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强智能装备研发应用,推进大集成、低能耗智能物流、自动落筒、自动包装等装备研发及应用。加快涤纶加弹设备自动生头装置及在线质量监测系统的研发及应用,提高涤纶、氨纶、锦纶的纺丝、卷绕装备智能化水平。推动新兴数字技术在化纤企业的应用,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水平。鼓励重点企业打造主数据、实时数据、应用程序、标识解析、管理信息系统、商务智能一体化集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数据共享,加强供需对接,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开发和协同应用。
  四是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促进节能低碳发展,鼓励企业优化能源结构,制定化纤行业碳达峰路线图,明确行业降碳实施路径,加快化纤工业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建设,开展水效和能效领跑者示范企业建设,推动碳足迹核算和社会责任建设。提高循环利用水平,推动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加大对废旧军服、校服、警服、工装等制服的回收利用力度,鼓励相关生产企业建立回收利用体系。严格能效约束,完善化纤行业绿色制造标准体系,依法依规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放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为优化供给结构提供空间。
  五是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以技术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开发性能和品质优异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绿色化产品,持续扩大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完善国标、行标、团标、企标协调发展的化纤标准体系,充分发挥团体标准引导产业发展、激发创新活力的作用。扩大“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和“绿色纤维”的品牌影响。提升消费者对中国纤维和企业品牌的认知度,推进中国纤维及企业品牌的国际化。鼓励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加强品牌管理团队建设,深化上下游产业深层合作,扩大品牌影响力。  

  《指导意见》保障措施

  为推进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指导意见》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加大对高性能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再生化学纤维及可降解纤维材料等支持力度,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联合申报国家专项,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统筹现有渠道,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加大对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等方面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融资。
  三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发挥政府、协会、企业等各方合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培育产业技术、知识产权、数字化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
  四是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培养学术、技术和经营管理领军人物,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具备技术、经贸、管理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五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支持行业协会推动行业自律,加强信息发布,引导资金投向,促进规范发展,协调推动指导意见贯彻落实。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产业用纺织品是指用于工业、农业、基础建设、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结构性、功能性纺织材料及制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纺织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有较大发展潜力。
  为推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加强协同创新,加快研发高性能产品,积极拓展产业用纺织品在航空航天、医疗健康、应急救援、海洋渔业等领域应用,促进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有力保障纺织行业平稳运行,4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两化融合、绿色发展、标准引领等方面,提出五项重点任务;部署了高品质非织造布、安全防护与应急救援用纺织品、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纺织品、海洋产业与渔业用纺织品、医疗健康用纺织品、交通运输及安全工具用纺织品、土工建筑用纺织品、过滤用纺织品等八个重点领域提升行动。
  为便于理解《指导意见》内容,做好贯彻实施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现就相关问题解读如下。
  《指导意见》编制背景
  产业用纺织品是指用于工业、农业、基础建设、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结构性、功能性纺织材料及制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纺织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有较大发展潜力。“十三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占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由25.3%提高到33%,航天服、深海绳缆、口罩、防护服等产业用纺织品在国家重点工程、新冠疫情防控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四五”时期,行业发展面临要素保障趋紧、产品出口承压、生产成本上涨、外部环境复杂等新情况,加快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是扩大内需、畅通产业链循环、拓展纺织行业发展空间的重要发力点。据此,我们研究编制了《指导意见》,旨在推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加强协同创新,加快研发高性能产品,积极拓展产业用纺织品在航空航天、医疗健康、应急救援、海洋渔业等领域应用,促进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有力保障纺织行业平稳运行。
  《指导意见》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指导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科技创新为动力,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需求为重点,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产业用纺织品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升级。
  《指导意见》按照“坚持创新引领、坚持需求导向、坚持结构优化、坚持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到2025年,规模以上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左右,3—5家企业进入全球产业用纺织品第一梯队。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行业骨干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循环再利用纤维及生物质纤维应用占比达到15%,非织造布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对行业提质增效作用明显,行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指导意见》重点任务
  《指导意见》围绕发展目标,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两化融合、绿色发展、标准引领等方面,提出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稳固产业发展基础。开展非织造布基础研究,推动纳米、微米纤维非织造布技术产业化。推动强链补链联合攻关。梳理重点产品产业链图谱,支持龙头企业组织上下游企业协同开发。完善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打造新型创新平台,建设行业重点技术研发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产业高端化。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开拓产品在多领域的高端化应用。培育创新能力突出、具有生态主导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加强大中小企业多维度协作,形成良好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集群建设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加快要素资源引进力度和更新速度,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集群产业链配套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三是促进两化融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加大关键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改造,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开发推广体育运动、医疗健康、安全防护用智能可穿戴产品,拓展智能纺织品应用领域。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开发行业专用工业APP,提高产业链协同制造能力和应急快速反应能力。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制定产业用纺织品节能减碳行动方案。发展环境友好产品,提高天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等应用比例,开展可生物降解非织造布及制品认证工作。加强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提高循环再利用纤维在土工建筑、交通工具、包装、农业等领域应用比例。
  五是坚持标准引领,完善质量保障能力。推进上下游企业标准协同研究发布,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大国际标准转化力度,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支持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逐步缩小国内外产品质量差距。鼓励社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开展质量评估,推动高端品质认证和质量评价工作,培育优质品牌。
  《指导意见》重点领域提升行动
  为推进五项重点任务顺利落地落实,《指导意见》部署了高品质非织造布、安全防护与应急救援用纺织品、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纺织品、海洋产业与渔业用纺织品、医疗健康用纺织品、交通运输及安全工具用纺织品、土工建筑用纺织品、过滤用纺织品等八个重点领域提升行动。
  一是高品质非织造布。加快传统非织造布差异化、功能化、系列化发展。大力推广环境友好非织造布技术及产品。
  二是安全防护与应急救援用纺织品。大力发展高性能个体防护装备,推动应急救援装备现代化。培育满足国内外需求的个体防护装备综合性企业。
  三是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纺织品。开发高性能纺织复合材料和柔性纺织复合材料,提高行业配套航空航天工程的能力。
  四是海洋产业与渔业用纺织品。加强海洋产业用特种绳缆网产品技术攻关,提高产品比强度、耐腐蚀、耐老化等性能。加快产品模拟测试、实际工况测试和示范应用。
  五是医疗健康用纺织品。加快可降解医卫护理纺织材料的研发攻关,加快健康、养老用纺织品的应用推广。
  六是交通运输用纺织品。开发高品质汽车内饰材料和轻量化材料,加强再生材料在车用内饰件中的高值化应用。
  七是土工建筑用纺织品。开发新型高性能土工建筑用纺织品,研发推广碳纤维建筑补强材料,推广阻燃、吸音、保温、装饰非织造墙面材料。
  八是过滤用纺织品。开展超净过滤等高性能材料的研发攻关,加快废旧过滤材料及产品回用技术的研发推广。
  《指导意见》保障措施
  为推进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重点领域提升行动的顺利实施,《指导意见》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合力推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金融机构作用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持,培育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
  二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范行业有序竞争,支持各地建设特色鲜明的产业用纺织品示范基地。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学术、技术和经营管理领军人物,打造具有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培育现代化管理人才。
  四是深化跨行业交流合作。与重点应用领域加强交流,开展技术创新、标准研制、示范应用等合作,加强产业用纺织品在医疗卫生、土工建筑、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五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支持行业协会推动行业自律,加强信息发布,开展产需对接,推动跨界合作,协调推动《指导意见》贯彻落实。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2.jpg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
360.jpg
【专题】发展新质生产
sy.jpg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
sy.pn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