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版权赋能“一根丝”,吴江丝绸擦亮金名片
2022-07-20
分享至:

  在近日举办的丝绸苏州2022展会上,来自江苏吴江的山水丝绸有限公司、慈云蚕丝制品有限公司、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成为大赢家,斩获多项大奖。在谈到获奖感受时,几家企业负责人无一例外地提到一个词——版权。

  在他们看来,正是版权的加持,才使得吴江丝绸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下好先手棋

  提到宋锦,人们立刻会想到上久楷。近年来,上久楷宋锦作为国礼,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杭州G20峰会等世界性平台频频亮相;同时上久楷也设计了一系列丝巾、箱包等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传统非遗技艺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随着宋锦知名度的提高,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仿冒品。2016年4月,上久楷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小组,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华任小组组长,全方位统筹版权工作的开展。

  在苏州上久楷一款宋锦长巾的吊牌上,“苏作登字-2017-F-0001507”一行字十分醒目。“我们将版权号印在产品上,可以向消费者表明上久楷的原创设计,提升我们的品牌形象。这样的做法在全国同行中属于首创,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吴建华说。

  在苏州慈云蚕丝制品有限公司陈列室里,蚕丝花正怒放得娇艳动人,蚕丝制成的花瓣,在阳光的晕染下,呈现出素雅的高级质感。

  苏州慈云蚕丝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佳园介绍说:“这是我们开发的‘非遗’衍生物——‘蚕丝花’文创工艺品,通过这几十种花型优美的蚕丝花,我们的蚕丝产品形态和产业体系得到延伸,以小而美的丝绸美术工艺品破圈,扩大了市场范围和消费群体。”目前,慈云蚕丝共计登记了蚕丝花版权作品200多件。

  在开展版权作品创作时,慈云蚕丝不遗余力地将“非遗”技艺融入作品创作。周佳园说:“插上版权的翅膀,非遗才能走得更远。”

  同样把版权工作当作企业大事来抓的还有山水丝绸有限公司。

  “喜约”婚庆丝绸床品系列是山水丝绸诸多版权作品中一款备受市场关注的产品。它主要运用真丝面料结合苏绣工艺,提取了石榴、蝙蝠、梅花、铜钱、缠枝等元素,将东方文化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很受婚嫁一族追捧。在此基础上,企业又相继开发了多款丝绸婚庆创意家纺产品,形成了吉祥纹样婚庆主题系列产品。“产品的热销不可避免会带来模仿,版权让我们更有底气勇往直前。”曾炳海说。

  在采访中,曾炳海说起了以版权为媒介成就的一次“美满合作”——江苏苏州同里古镇的一位客商想找丝绸婚嫁产品生产企业合作,但又担心产品没有版权而销售受阻。就在几乎要打消念头的时候,听说山水丝绸在版权方面成绩斐然,于是便慕名来到位于震泽镇的山水丝绸公司总部,在详细了解了产品情况、查看了相关版权登记后,欣然表达了合作意愿。经协商,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山水丝绸授权该客商在同里独家销售其版权产品,两年来销售持续火爆。曾炳海说:“这也是版权产品带动山水丝绸销售比较成功的案例之一。”

  投入实打实

  对于版权工作,吴江区的丝绸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寻,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创新打法”。

  “版权保护是上久楷的工作重点。到目前为止,上久楷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版权管理制度,确立专人负责版权工作,落实版权专项经费,常态开展版权培训,不断完善版权保护体系。我们一方面加强设计研发,另一方面借助外力提高版权产品开发水平和能力,将产品开发与版权作品创作结合起来,扩大版权作品的推广应用,通过持续的版权保护工作维护了自身权益,树立国际品牌形象。”吴建华介绍说。

  吴建华说:“上久楷将版权保护工作的关口前移,版权登记由行政部门前移到设计部门。公司新产品一旦正式开发,确认上架,设计部门就在产品正式进入市场前进行版权申报。重要产品在产品设计阶段,就以产品设计图进行版权登记。”

  同时,上久楷明确作品权利归属,与相应岗位的员工签订保密协议,与设计师签署版权归属协议,确保版权作品在正式发布前流不出“家门口”。

  吴建华介绍,上久楷还很重视员工的版权意识培养,每年根据公司产品开发情况,制定版权宣传培训计划,每年3月、10月开展两次主题培训。此外,公司还在2018、2019连续两年参加了省市版权部门组织的版权工作培训。

  “37万元、43万元、50万元、58万元,这是从2018年以来慈云蚕丝每年用于版权工作的经费数额,这个数额还将持续增加。”周佳园说:“我们设立了专门的版权管理小组,不断加强版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在加强设计团队建设、提升作品创作能力的同时,我们借助外力合作开发,拓展版权作品的来源。”

  据介绍,近年来,慈云蚕丝与法国湛蓝公司、苏州市钱丽萍刺绣艺术研究室、苏州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艺术设计公司和高等院校合作,丰富版权设计资源,极大提升了版权作品的高端性和独特性。2020年,慈云蚕丝加入江苏“IP智造集聚转化计划”,运用版权授权机制获得IP品牌形象产品的版权授权,为开发版权产品提供更多创新元素。不仅如此,慈云蚕丝还结合传统文化资源,创作特色版权作品,将当代设计创意与传统非遗技艺创新融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同步体现。

  开发专属企业版权管理系统,可以说是慈云蚕丝系统性、规范化开展版权管理与保护工作的一个亮点。作为丝绸行业首家运用软件著作开展版权工作的企业,慈云蚕丝开发了包括版权数据库、工作流程管理、版权价值管理、正版软件管理、版权相关信息、系统管理六大模块,推动了版权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并对重点版权产品进行投保,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确保当侵权事件发生时,能充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为了持续开展好版权工作,山水丝绸设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费用专户,每年将部分销售收入作为版权工作经费,专门用于版权的管理、保护、培训,以及正版软件购买、维权保护工作等。

  曾炳海介绍,企业注重运用各类平台载体,全方位、多形式地宣传介绍公司版权运用、保护、管理中的重要举措、典型事例和成功经验,积极开展版权工作培训,不断提升版权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在企业内营造了注重版权保护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擦亮金名片

  持续深耕带来硕果累累。近年来,吴江通过推动作品创作设计、畅通版权交易渠道、提升版权服务质量、强化版权保护、营造版权文化氛围等一系列举措,形成了版权保护的“吴江丝绸模式”,并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向全球推广。今年年初,国家版权局评选发布2021年中国版权十件大事,“版权保护‘吴江模式’全球推广”入选。

  截至目前,慈云蚕丝登记的版权作品有1300多件,其中原创设计版权产品“幽兰古香”“独角兽”“珊瑚橙”等,多次荣获江苏省、苏州市优秀版权或重大版权推广运用项目。”

  “版权的运用提升产品的外观美学和文化价值的同时,更提高慈云蚕丝产品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幽兰古香’‘朝颜向晓’蚕丝被在推上电商平台持续热销,销售额达560多万元;‘珊瑚橙’夏凉被成为2020年爆款,销售额达475万元;‘独角兽’儿童蚕丝被受到市场欢迎,实现销售收入400多万元。”周佳园说。

  “在众多的版权产品中,我们曾6次获江苏省、苏州市优秀版权奖,为企业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吴建华说。目前为止,上久楷累计已创作版权作品逾千件,为产品开发和运用、以版权促进上久楷加快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吴建华看来,丝绸是中国的文化符号之一,以版权工作为抓手,可以使丝绸文化资源在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上有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同时面对丝绸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版权工作进一步提升了丝绸产品附加值,推进丝绸企业品牌建设。

  在日前公布的2021年度国家版权示范单位名单中,山水丝绸成功入选。“成立知识产权管理小组的第一年,我们创作和登记的版权作品就超过了800件,在版权工作方面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曾炳海告诉记者,近年来,山水丝绸产品畅销法国、意大利、美国、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与版权工作的开展密不可分。

  “顶流”时刻谁都有,吴江丝绸版权不会拿一时当永久。

  “我们将持续推进版权工作站建设、版权示范企业培育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夯实建设基础,完善建设任务,提升建设水平,探索版权保护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践路径。”吴江区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说。

  “接下来,上久楷将增加自有团队的设计人员,加强研发设计力量,增加版权数量,并在企业内部形成版权激励措施,给予一定奖励;通过对外合作交流,开发新产品,明确版权归属。”吴建华说。

  曾炳海表示,“丝绸是吴江的重要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营造特色优势、开展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一步,山水丝绸将进一步完善版权工作制度,加大投入,增强设计力量,丰富设计内涵,扩大版权产品的应用领域,做好版权作品的迭代更新,打造系列化版权作品转化产品,让我们的产品更适应现代消费需求。”

  周佳园表示,接下来,慈云蚕丝将继续扩大版权作品的开发力度。每年保持200件以上优质版权作品的输出,打造高质量的爆款版权产品。同时深入推动版权作品的成果转化。线上通过主流电商平台、内容分享平台,推动版权产品传播和销售;线下通过版权馆、专卖店版权产品专柜等,扩大版权产品的推广体验,促进销售转化。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重点拓展抖音渠道,打造以慈云蚕丝工厂直播间为主账号,多个直播间子账号为辅的矩阵传播推广阵容,通过优质的短视频输出,沉浸式直播场景打造,大力推动版权产品的宣传推广与销售转化,进一步推动版权转化率提升到70%以上。”周佳园表示,未来,慈云蚕丝将进一步深化原创产品开发,推动线上线下整合营销,使版权工作更紧密地服务企业发展,打造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出圈爆款和优秀作品转化项目,为擦亮吴江丝绸金色名片和推动吴江丝绸纺织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来源:中国纺织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1.jpg
守正创新荣膺担当,中
360.png
聚焦羽绒服主业 波司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