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三年,全国服装纺织业整体承压,随着广州各大服装批发市场陆续复工,“时尚之都”正逐渐复苏,同时广州服装纺织业的转型升级再度引发关注。 “中国服装名城”招牌重新擦亮 12月12日,中大纺织商圈有序复市,恢复了往日的熙熙攘攘。广州国际轻纺城是中大纺织商圈人气最旺的专业市场,商场内已经有不少布料档口开门,首层商户的复市率达八成以上。 12月2日,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也恢复了营业。此外,中港皮具城、壹马服装广场等批发市场也陆续恢复营业。商场方面均表示,接到复工复产的通知,便立即推动复工复产工作,积极协助商户开展复工复产登记、发出复工及防疫相关通知。 目前,各大服装批发市场迎来年末消费冲刺。商户们在努力加紧处理积压订单的,同时做好迎接年末采批高峰的准备。货运平台数据显示,11月30日广州调整优化防疫措施以来,12月1日至10日十天时间内,货运单量环比增长50%左右。 “全国面料看广东,广东面料看中大”并非言过其实。纺织服装产业是广州万亿时尚产业集群的核心,海珠区中大布匹市场商圈是广州纺织服装产业五大集群之一。据了解,仅中大纺织商圈,便有59个专业市场及近2.3万个商户参与其中,直接从业人员多达7.4万人,经营服装面辅料超过10万种,年交易额估算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中大纺织商圈以及白云区周边的制衣工厂,与流花、沙河和十三行形成“前店后厂”的关系,共同构建起华南最大的服装圈。 疫情暴发以来,纺织服装行业饱受考验。在疫情管控期间中大纺织商圈内所有批发市场、物流暂停生产经营活动;早前海珠区制衣厂也陷入到停摆状态。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秘书长陈韶通分析称,疫情赶上双11,从服装厂商来看,供应、货品供给效率降低,很多电商无法及时发货,导致退货率也极高。即使有订单,商家也没办法很好地承接流量。其次,整体物流受限,消费端也严重不足。双11、双12显得冷清。 然而,随着优化防控措施的落地,广州服装纺织业的暖春也将至。“对于服装产业的发展,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信心。”陈韶通直言。他指出,行业整体将慢慢恢复秩序,无论是在生产还是销售层面,都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试水直播、私域运营,疫情下顽强自救 在广州白马服装市场,记者看到很多店铺内堆放着好几袋打包好的衣服,据介绍,这是准备发往外地客户的商品。正值广东地区降温,当季的羽绒、毛衣、大衣等走俏。 不少店主一边举着手机直播,店员也忙碌着招待往来的客人。线下渠道受阻,走线上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 陈小姐是广州apM时代国际服装城内一家服装店的店主,她透露:11月以来通过线上直播和微信私域运营等方式,断断续续销售出一批货物。在陈小姐店铺的微信朋友圈里,可以看到她每天都会发布已经搭配好的款式图样。正当她准备清理完店铺库存就提前放假时,商场传来了全面复工的好消息。 apM时代国际服装城前身是世贸服装城,主打40岁左右年龄段的消费群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流量不高。自2019年转型升级后,商场注入了新活力。 据观察,商场里店主普遍比较年轻,积极“触网”,即使是一些小店,很多店主也像陈小姐一样,已经摆脱的线下一条腿走路的状态。外地客人根据图片和视频选款下单,快递发货。目前各地物流都在恢复的进程中,陈小姐开始觉得有盼头。 商场里一些规模大一点的店铺,还会自行搭建直播团队轮番上阵直播卖货。“目前直播间的转化率还比较可观。”某店主透露,自己在疫情后试水直播,从一开始的直播间人气冷清,坚持了半年一周五次直播后,销售额显著提高,稳住了店铺的基本情况。 “整个行业的线上线下发展更加均衡化。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突破了原来单一渠道的销售,未来也将成为商业的一个标配。”陈韶通评价说。 据他观察,在疫情之前,已经有直播带货这种业态了,只不过疫情提升了这一板块的增长速度,并且让大家快速适应。除了直播带货,商家也会更注重利用数字化手段。无法线下走秀展示的,现在可以通过3D设计、元宇宙进行。 尽管在过去三年,行业受到了一定冲击,但是从产品的材料、款式来看,疫情期间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细分品类和赛道,出现了更多新的设计和产品。 商场内已经有不少店主开始备货春季新装,预计在月底将上新。按照服装行业的季节性销售来说,每年的三四月是夏装的出货时间,商户充满信心,春节回来后将以最好的面貌迎接全年最重要的月份。 暖春降临,服装产业面临新挑战 伴随着复工复产,广州服装纺织业的转型升级也成为了公众讨论的焦点。 中大纺织商圈正迎来优化升级黄金期,政府扶持力度、商圈环境、硬件配套、产业服务等都迈入了新台阶。近日,“广州市海珠区——清远市产业梯度有序转移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行。据了解,截至目前,广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园区已对接企业5000多家,其中已达成意向入驻企业1496家,已落地入驻企业200多家。 在新一轮的城市更新中,广州提出中大布匹市场将转型升级成为专业市场创新发展的示范区。制衣厂和仓储等纺织服装下游产业,按照规划将向清远转移。 纺织服装产业是广东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但《广东省发展现代轻工纺织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出,广东现代轻工纺织产业的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规模偏小,空间布局同质化、碎片化,产业链耦合不紧密、协同发展能力弱,产业的结构布局待优化。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首席数据官、博士文丹枫认为,受城市空间形态、历史因素等制约,加工工厂在海珠区的规模普遍不大,企业的发展前景也受到限制。区内纺织产业升级规划,不仅能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契机,更有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市场产业链。 “然而,产业在有序转移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具体问题。包括怎么转移?是不是企业行业能接受?这样的土壤市场环境是否能够符合?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在区域跟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同时,要能实现整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陈韶通指出。 因此,他呼吁在政策落地期间,政府能够加强跟行业协会、平台,以及行业相关企业的沟通,做更加全面、深度的调研,形成确实符合企业要求、有利于行业业发展的引导方向。 (来源: 南方日报 记者-黄晓韵 见习记者-叶绮涵)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