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她跟着沈从文走上纺织考古之路《大国霓裳》书写华夏锦绣
2023-08-14
分享至:

  今年7月,沈从文先生的助手、著名纺织考古专家王亚蓉编著的作品《大国霓裳:沈从文和我们的纺织考古之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8月9日晚,以“华夏锦绣盛世荣光”为题的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彝伦堂举行。

  《大国霓裳:沈从文和我们的纺织考古之路》讲述了作为中国百年考古重要组成部分的纺织考古,在半个世纪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回顾了沈从文、王㐨、王亚蓉等人走过的艰辛考古之路;展现了第一代纺织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发掘、保护、传承中华服饰文化的奋斗历程。

  人民文学出版社执行董事(社长)臧永清介绍,该书兼具学理性和故事性,同时也注重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结合,梳理了从东周开始,中国三千多年纺织品文物的演化发展历程和纺织考古研究中的新发现,又生动地将考古人的故事和考古的现场实践娓娓道来。

  1964年,周总理多次出访欧洲以及东南亚地区,经常被这些国家领导人带领参观服饰博物馆等。于是,他认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也可以编写一部服饰图书作为馈赠国礼。时年62岁的沈从文接领了任务,开始埋头研究中国的古代服饰文化,之后十多年,几经波折,历尽坎坷,《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终于在1981年出版。书一出版,外交部礼宾司便采购了一批豪华本,作为国礼赠送外宾。

  纺织考古学界有这么一句话,“千墓难得一衣”,特别是丝织品,作为有机质蛋白类文物,容易腐坏,极难保存。因此,当马山楚墓被打开,发现大量纺织品时,考古学家们都激动得难以自持。王亚蓉说,那次发掘,彻底改写了过去学界认为战国的织锦和纹样以小几何纹为主、其纺织技术也远低于汉代这样的认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在发布会现场,王亚蓉详细地解读了其中一个锦缎。这是一块衣领处的纺织品,楚人在一个6.8厘米宽、17厘米长的花纹单位中,把古代贵族们上林苑搏虎豹狩猎的场景表现出来,纹样的设计恢宏、瑰丽、奔放无羁,需要一个绣工绣7个多月才能完工。沈从文说,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一位研究服饰文化的英国汉学家威尔逊感慨:“这是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毕加索设计。”

  半个世纪以来,在沈从文的指引下,王㐨、王亚蓉们奔赴各大考古现场,发掘、保护、研究、修复了一件又一件的纺织品,如河北满城汉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广州南越王墓、陕西扶风法门寺唐塔地宫、江西靖安东周大墓、北京老山汉墓、北京大葆台西汉墓、新疆民丰尼雅遗址、江西赣州慈云寺、河北隆化县鸽子洞、江西海昏侯墓……这些考古发掘现场,串起一部中国纺织考古史。

  王亚蓉的纺织考古团队通过对文物的保护、修复,让历代服饰文物的实物链日趋完整,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佐证。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正式批准建立“纺织考古绝学学科”;202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了深圳技术大学服饰技术学院,为弘扬和推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关于服饰文化的传承,王亚蓉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她希望大家不要叫这些古代服饰为“汉服”,“华夏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是中华、华夏,华也是花,中国人穿美丽的衣服,应该叫‘华服’”。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2.jpg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
360.jpg
【专题】发展新质生产
sy.jpg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
sy.pn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