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北服第二十届“科学·艺术·时尚”节开幕,时尚之城学术论坛共探服装X建筑时尚未来
2024-10-16
分享至:

  10月12日,为推动时尚教育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发展,作为北京服装学院建校65周年系列活动重要内容,北京服装学院与北京时装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通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携手,北京服装学院第二十届“科学·艺术·时尚”节系列活动暨“时尚之城学术论坛:服装X建筑”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举办。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党委副书记李伟书、副院长邹游,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管理委员会主任林正航,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贾晓彬,北京时装周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哲,北京通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硕出席。来自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等国内外院校、知名企业的相关领导、嘉宾,以及北京市高校师生代表,北京服装学院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参加。活动由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车飞主持。

  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致辞。她指出,“科学·艺术·时尚”节是北京服装学院展示办学成果、深化艺工融合特色、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学术文化活动。本次时尚之城学术论坛同时作为第二十届“科学·艺术·时尚”节开幕式,以时尚和建筑的交融为主题,旨在探索服装设计与建筑艺术之间的深度联系,关注时尚多元发展。当前,学校正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希望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以本次论坛作为交流平台,分享真知灼见,碰撞智慧火花,探索推动时尚教育与城市文化多维度交叉融合,助力时尚领域前沿创新人才培养和时尚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周志军致辞

  周志军强调,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时尚院校。建校65年来,学校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需要,坚持为人民而设计,高质量完成了多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等多个重大活动的服装服饰设计任务,赢得了各界的认可和赞誉,成为了服装服饰创新设计的“国家队”。学校积极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举办本次活动,是学校发挥办学优势积极服务时尚产业、服务通州区发展的一次重要实践。希望在今后进一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围绕“产城学”融合发展,以北服设计力、科技力、组织力、传播力优势,全面助推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艺术高地、时尚高地、设计高地、人才高地。

  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管理委员会主任林正航在致辞中表示,通州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汇聚交通、商业、医疗、教育、生态等诸多优势资源的张家湾设计小镇正逐步成为北京推进文化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北京服装学院汇聚大量设计人才和创新创意资源,希望以本次论坛的举办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实化校地校企合作,加快推进张家湾设计小镇时尚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共同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时尚与设计创新中心。

林正航致辞

  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研究生项目主席Elena Manferdini,北京服装学院副院长邹游,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马德里高等时尚设计学院院长Guillermo Gracia—Badell,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FUN事务所创始人王振飞,中国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曹晓昕,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车飞,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中国区总裁Satoshi Ohashi围绕服装设计、建筑设计、时尚空间等思考与创新实践主题,共同探讨时尚学科交叉领域。论坛的举办,展示了北京服装学院在时尚教育领域的最新成果,促进了时尚与建筑、设计、文化之间的深度对话。这不仅是时尚的盛宴,更是思想的交流和智慧的碰撞。

Elena Manferdini:《数字技术时代的创新性建筑设计实践》

邹游:《我们在此相遇》

Guillermo Gracia—Badell:《时尚和建筑是否述说同一种语言》

王振飞:《几何. 时尚. 空间》

曹晓昕:《通物以达器》

车飞:《物质化与编织》

Satoshi Ohashi:《人文智慧与人文尺度》

  本届“科学·艺术·时尚”节围绕“时尚+未来”主题,坚持浓郁学术特色,兼顾高端研究与多样化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开展“秀”“展”“论”“赛”“沙龙”“集市”多个板块50余场精彩纷呈的活动,集中体现了学校办学成果和学术成就。在建校65周年之际,希望本届“科学·艺术·时尚”节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和校友的爱校荣校之情和兴校强校之意,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时尚高校建设。


更多精彩活动请参考

北京服装学院第二十届“科学·艺术·时尚”节系列活动日程表

  (来源:北京服装学院)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