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新疆棉花创3个量质协同全国纪录,这个团队功不可没
2024-12-17
分享至:

  “百亩攻关田769公斤/亩、千亩创建田636公斤/亩、万亩示范田实收564公斤/亩;纤维品质达到‘双30’以上,创3个量质协同全国高产纪录……这是2024年自治区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取得的突出成果之一。” 12月14日,新疆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介绍说。

  当日,2024年自治区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工作会议在新疆农业大学召开。来自自治区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的17个岗位科学家、19个试验站站长及相关行业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实际上,创量质协同全国高产纪录仅仅是自治区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服务新疆棉花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2024年,自治区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聚焦服务棉花产业发展和科研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绩:选育审定棉花新品种5个,其中源棉8号、中棉113入选国家自治区兵团主导品种,源棉8号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00万亩;在棉花绿色高产优质智能栽培、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与植棉机械装备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多项研究成果取得重大突破,棉花品质、纤维快速检测关键技术和棉花耐高温生物学机制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等。

  不仅如此,自治区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聚焦棉花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产业服务、咨询服务、应急服务,形成若干份调研报告、决策咨询建议;开展科技讲座、现场会、观摩会等260场次,累计培养基层技术骨干800余人次,累计培训农民及技术人员超过2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000余份。

  自治区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雪源说,依托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凝聚产业领域优势人才,聚焦棉花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进行科研攻关,实现棉花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了解到,从2023年开始,新疆先后组建了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料等18个产业技术体系。自治区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于2023年3月成立,岗站科学家主要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棉花全产业链相关的专家,旨在服务棉花产业集群中存在的关键科技问题和市场需求,促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科技创新和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示范推广及技术咨询服务工作,为棉花产业稳产保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谢慧变)

  (来源:天山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大家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2025贺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20
2024关键词.jpg
【专题】2024年纺织服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