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98%识别准确率!智能分拣,东华团队让废旧纺织品获“新生”?
2025-07-22
分享至:

  您家中的旧衣物最终去了哪里?面对我国每年产生的2600万吨废旧纺织品及其仅20%的循环利用率,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生杨瑞所在的学生团队,研发出“织觉智鉴——废旧纺织品智能化分拣系统”,凭借98%的高识别准确率和3600件/小时的处理效率,直击行业分拣痛点,为纺织业绿色转型注入创新动力。

分拣系统实物图片

  “废旧衣物成分极其复杂,人工分拣不仅效率低、误差率高,现有自动化技术也难以精准识别混纺面料。”杨瑞介绍说,这一瓶颈不仅存在于国内,即便是回收体系成熟的欧美国家,高效分拣混纺纺织品同样是极大挑战。“通过科技赋能,我们希望每一块布料都能‘重获新生’,让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融入生活。”

  瞄准行业痛点,团队历时26个月,深入全国20余个废旧纺织品回收站点和产业基地,采集分析超9000组样本数据,经过反复试验与实地调试,最终攻克了高效智能识别分拣的关键技术。该系统创新性地融合近红外光谱分析与高分辨率视觉检测,通过智能算法对多维度信息进行综合研判,能在短短1秒内以98%的准确率识别出多种不同面料成分。

东华大学学生团队实验室采集图像数据

  技术的突破有望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废旧纺织品分拣较传统分拣方式提升5倍,分拣成本降低40%;据团队测算,该系统的应用可使每回收1吨废旧纺织品减少3.6吨碳排放。目前,该成果已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及2项软件著作权。

东华大学学生团队赴企业调研非接触式近红外光谱仪

  实验数据表明,该系统的识别精度领先国际同类设备,其规模化应用潜力巨大。“预计该系统全面推广应用后,每年可创造大量的商业价值,为破解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困局提供关键技术装备,推动纺织产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加速发展。”项目指导教师表示。

  面对资源循环利用的时代命题,团队成员用脚步丈量产业一线,用实践书写时代答卷,让废旧纺织品都拥有光谱身份证,教AI破译混纺黑匣子,以新时代东华大学青年大担当,为纺织产业绿色升级添砖加瓦。

  (来源:东华大学)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专题】连续8年创历
360.jpg
2025中国纺织服装数字
sy.jpg
中国首届棉服AI设计大
sy.jpg
京津冀纺企齐聚高阳供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