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织交会”开幕!科技+文化+贸易,绘就毛织产业新画卷!
2025-11-19
分享至:

  

当冷空气裹挟着初冬的寒意悄然南下,被誉为“世界毛织之都”的大朗镇,正以一场行业盛会带来如春的温暖与活力。

  今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大朗)毛织产品交易会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展会以“时尚潮·东莞造”为主题,搭建了“1主会场+6分会场+7飞地展馆”的跨区域联动矩阵,充分展示了大朗毛织产业成果,为行业的交流合作提供了绝佳平台,助力大朗毛织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东莞市副市长李辉,黄埔海关副关长、党委委员闵飞,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林云峰,大朗镇党委书记董铁,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周淦华等参加了开幕仪式。 

  

在开幕式上,中国纺联与大朗镇政府签订了《第十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落址协议》,标志着大朗在传承与弘扬纺织非遗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紧接着,中华人民共和国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东莞大朗)毛纺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授牌仪式举行,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大朗毛织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更为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提供了有力支撑。随后,“大朗优选”新品发布会惊艳亮相,一件件设计新颖、品质卓越的毛织新品,让与会者领略到了大朗毛织产业的创新魅力与时尚风采。 

  

董铁称,“织交会”历经20多年,从最初的地方性展会,成长为享誉全球的国际性贸易平台,是推动中国毛织产业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本届展会亮点纷呈,其中,在对外开放上,全国唯一的国家毛纺技贸基地在大朗成熟运作,为企业出海护航;在科技赋能方面,建立“大朗优选2.0”中央直播间体系,助企业融入双循环;在文化传承中,推动第十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落地大朗,推出新品发布秀,还创新设立非遗、宠物时装秀,开拓“它经济”。

  

李辉表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大朗以独特的产业优势和蓬勃的发展态势,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重大改变,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行业标杆,全产业链年交易额超过700亿元,不断向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东莞市制定了纺织行业全面升级的工作方案,多维度支持毛织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希望大朗以“织交会”为契机,乘势而上,加快推进毛织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为东莞打造制造美学之城、城市产业名片,为中国纺织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孙瑞哲表示,大朗毛织产业经过四十余载深耕,构建了从纱线到品牌的完整闭环,年研发新品纱线3000多组,全球毛衣五分之一产自大朗,数智转型后2小时可极速出衣,全产业链年交易额超720亿元,还赢得2026年国际毛纺大会承办权。本届“织交会”集趋势发布、商贸对接、创新展示于一体,是大朗毛织实力的集中呈现,期望大朗发扬拼搏精神,强创新,攻关关键技术、探索新模式;塑品牌,活化非遗资源,讲好毛衣文化故事;促循环,深化区域协作,融入全球价值链,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全球引领力。 

  

在“织交会的”主会场中国大朗毛织贸易中心,产业兴旺之景跃然眼前。约2000家参展商携300个展位齐聚,机械、服装、纱线、综合配套四大展示区各展风采。先进设备、时尚服装、多样纱线吸引着如潮客流,客商穿梭其中,目光满是探寻与期待。
 

  参展商与采购商愉快洽谈,交流声、欢笑声交织,现场处处洋溢着合作共赢的热烈氛围,尽显纺织产业蓬勃生机。 

  

(来源:荔香大朗)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首届中国(渠县)户外
sy.png
中国大陆两项目荣获“
sy.jpg
202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
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国
01.jpg
“承上启下 多元创新
sy.png
统一思想探寻发展新路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