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巴布韦轧棉协会(CGA)透露,在2013经销季节,津巴布韦的棉花产量下降了59%,这是由于缺乏雨水和低生产加工。 来自于津巴布韦轧棉协会的统计表明,在2013经销季节,只出售了1.43亿千克的棉种,而在2012经销季节销售了3.50亿千克的棉种。 2013经销季节,从4月末开始,到2013年8月份结束。根据季节和作物的规模,棉种的经销通常发生在3-4个月内。 棉价相当不稳定,非洲的种植者生产了大约130万吨皮棉,占世界总产量的6%,非洲大陆仅消费了时间皮棉产量的1.5%。非洲棉花有75%出口,在国内的增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津巴布韦的棉花生产是25万国内居民的生活来源。 在过去几年,轧棉厂失去了信心,这是由于猖獗的侧面营销造成的。那些痛轧棉厂签署合同,轧棉厂提供资金资助棉农种植的棉农,同那些没有合同但是以更高价格收购棉花的采购商交易。因此,对棉农的资助由4400万美元下降到2200万没有,而在下规模的农田的产益从0.8千克/公顷下降到0.5千克/公顷。 商人们抱怨他们不能够得到廉价的资金,这是由于当地市场的高利率造成的。 在上个季节,津巴布韦的农民种植了42.2万公顷的棉花,收获了28.3万吨棉花,收入达到2.0亿美元。在2000年,津巴布韦实现了历史最高的棉花产量,达到35.3万吨。 尽管农民和商人之间对价格频繁存在争议,但是棉花仍然是国家农业部门的第二大外汇收入者,仅次于烟草。 棉花这个劳动密集部门正受到威胁,因此采购商不能够向农民提供一个稳定的价格,这是因为他们不能够影响国际市场的价格。 (中国纺织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