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最新 > 正文 
 
  美国期棉今年上涨的原因究竟为何?
2015-07-25
分享至:

  ICE期棉从今年年初到7月21日收盘,共上涨了5.2%。

  虽然过去几周期棉跟着整体大宗商品市场下跌,但周二收在每磅64.24美分,仍离6月29日创下的今年高点69.13美分不远。

  令人好奇的是,美国期棉今年上涨的原因究竟为何?

  棉花最大进口国---中国,今年以来大幅减少采购,同时还宣布要大量出售国储棉,中国的国家储备棉花数量也是全球居冠。

  美国农业部(USDA)已经上调全球棉花库存预估,并下调最大消费国中国的需求预估。美国农业部可能是最受关注的棉花预估机构。如果这还不够,那么来自聚酯纤维等人造纤维的竞争正在加剧,因为原油价格下滑且中期内料维持疲弱。原油是生产很多人造纤维的原材料。

  根据海关数据,中国6月棉花进口量较上年同期下降26%,至161,775吨。中国今年迄今棉花进口量下降33%,上半年共进口933,779吨。中国下半年棉花进口前景同样不容乐观。与国内供应相比,国际棉花价格仍过高,而且大多数进口配额已经被使用。

  中国工厂每年棉花进口配额为894,000吨,超过配额或不在配额体系内的进口要缴纳40%的进口关税。中国进口方面传出进一步偏空信号,政府藉由出售国储棉鼓励多多购买国内棉花。

  北京方面计划8月底以前要出售100万吨的国储棉,旨在逐步减少约1,100万吨的庞大棉花储备。这些储备当中,有80%是在2011-2013年间为支持国内棉农而采购的。但实际情况恐怕未必与计划完全一致,在国储棉首周的销售中,成交比例仅为8.8%。(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首届中国(渠县)户外
360.jpg
【专题报道】中国首届
360.jpg
【专题】波司登发布ES
360.jpg
【专题】连续8年创历
360.jpg
2025中国纺织服装数字
sy.jpg
中国首届棉服AI设计大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