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社披露了法国奢侈品巨头 Kering(开云集团)旗下意大利奢侈品牌 Gucci 的 CEO Marco Bizzarri 在巴黎时装周后录制的一段长约4分钟的内部视频,他针对 Gucci 或许面临增长放缓的担忧,向员工做了演说。 在该视频中,Marco Bizzarri 告诉员工们:不要被任何增长放缓或日常变化的迹象吓倒,经历快速增长后的放缓是正常现象。在高基数对比下,维持增长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不过,Marco Bizzarri 依然表达了对品牌发展的信心,称 Gucci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而且保持了对所有竞争对手的优势。品牌的增长仍然“非常出色“,并告诉员工“享受这段旅程”,同时提到自己比两年前更快乐,“非常、非常自信”。 自2016年以来,Gucci 在新创意总监 Alessandro Michele 的带领下,大胆创新改革,业绩表现超过大多数同行,截止2018年第二季度,连续六个季度销售同比增幅超过 35%,成为开云集团最主要的增长引擎。但2018年第二季度 Gucci 销售额同比增长40%至19.9亿欧元,增幅低于预期,引发了外界关于 Gucci开始走下坡路的猜测(第一季度增幅高达48.7%,高于预期)。与众多其他奢侈品牌一样,Gucci 品牌的销售额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消费者强劲需求的推动。在发布 2018上半财年财报时,集团管理层特别指出:中国市场的需求没有放缓的迹象。 巧合的是,就在周四当天,受到中国海关加大对代购打击力度的影响,全球各大奢侈品集团遭遇重创,股价纷纷大幅下跌: 欧洲 英国奢侈品集团 Mulberry 股价下跌7.1%,收报3.29英镑每股 英国奢侈品集团 Burberry 股价下跌5.7%,收报19.13英镑每股 Gucci 母公司、法国奢侈品集团 Kering (开云)股价下跌5.4%,收报437.8欧元每股 法国奢侈品集团 LVMH 股价下跌4.9%,收报287.95欧元每股 爱马仕国际集团(Hermès)股价下跌3.1%,收报540欧元每股 同期,美国奢侈品市场股价在政府债券被被抛售后也纷纷出现下跌: Coach 母公司、美国轻奢时尚集团 Tapestry Inc. 股价下跌3.4%,收报48.43美元每股 Calvin Klein 和 Tommy Hilfiger 的母公司、美国时尚零售集团 PVH Corp.股价 下跌3.3%,收报134.15美元每股 美国奢侈珠宝公司Tiffany & Co. 股价下跌2.9%,收报120.75美元每股 美国奢侈品集团 Michael Kors Holdings(将更名为 Capri Holdings) 股价下跌2.2%,收报66.6美元每股 10月1日至10月7日为中国国庆黄金周假期,也是中国国民出境旅游购物的高峰期,对于那些计划将海外商品带回国内转售以赚取差价的代购们来说也是最繁忙的季节之一。 由于海外高端商品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很多中国消费者会在前往东京、首尔、巴黎等海外目的地时大量购买高端商品。 根据贝恩咨询公司(Bain & Co.) 发布的《2017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 2017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的增速达到了20%,超过海外奢侈品市场的整体增速。 全球奢侈品市场的总销售额中有32%来自中国消费者,占比为所有国家和地区最高。 但是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主战场”依然在海外,仅有四分之一的购物发生在中国内地——其占全球市场的比例也仅为7-8%。 Jefferies 的分析师 Stephanie Wissink 也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指出,按美元计,全球旅游零售销售70%的增量都与中国游客直接相关。 然而,近来中国海关加大了对代购的打击力度,引发了投资者们对中国奢侈品消费热潮能否持续的进一步担忧。此前中美贸易战的加剧已经让消费者们开始担忧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放缓。 早在此次黄金周开始前的9月28日,上海浦东机场严查海外购物进境的消息引起了轰动。据报道,上海浦东机场T2航站楼一架航班上的100多名乘客被要求打开行李箱等待审查。 对此,中国网友普遍猜测上海浦东机场最近加大了对海外购物入境的审查力度,但上海海关回应表示近期并无任何官方政策上的变动。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中国籍旅客携带价值5000元人民币(合737美元)的以内境外物品入境可予以免税放行,超过免税额度则需主动向海关申报照章纳税。 此外,中国政府一直在试图鼓励国内消费,希望将奢侈品消费引回国内市场。今年7月,中国政府还降低了奢侈品的进口关税。 Exane BNP Paribas(法国巴黎银行)分析师 Luca Solca 则在一份电子邮件中表示:“加强海关执法力度可能是中国将本国公民的消费支出引回国内的第二个努力阶段。” 汇丰银行(HSBC)消费零售研究全球联合主管 Erwan Rambourg表示:“中国海关加强境外购物审查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审查力度的加强虽然可能会减少代购活动,但从品牌与消费者保持紧密联系的角度来看,未必是一个坏的结果。”(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