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情评述 > PTA > 正文 
 
  PTA期货助力产业链提升国际话语权
——“‘砥砺三十年 奋进再出发’——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30周年”
2020-07-29
分享至:

  PTA期货上市14年来,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产业参与度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国内商品期货中功能发挥最好的品种之一,并逐渐成为全球聚酯产业链的定价核心,助力国内企业打破产业链上下游国外定价格局,PTA行业国际话语权稳步提升。

  PTA期货打破进口PX定价格局

  PX是聚酯产业的龙头原料,主要用来生产PTA,占比约97%。虽然我国PX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由于行业开工率较低等原因,不能满足下游PTA生产需求,国内PX消费量的50%以上依赖进口。2015—2019年,我国每年进口的PX均在1000万吨以上,亚洲PTA产能第二大国韩国成为我国PX进口的主要来源国。

  据了解,PX亚洲合约价格一般以谈判价格作为当月PX进口结算价。没有PTA期货价格时,国内相关企业谈判PX进口价格缺少有效参考,如今绝大多数PTA生产企业都参与PTA期货交易,国内企业会把由远月期货价格倒推出的PX价格作为谈判基础。据统计,2019年PTA期货价格与进口PX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9。

  PTA相关产业人士表示,PTA期货价格是PX亚洲合约价格谈判中的一项重要参考因素,如果PX价格高于由PTA期货价格倒推出的PX价格,企业在谈判时就会以期货价格为依据,压低PX价格。PX由国外厂商“一统天下”的定价格局逐渐瓦解,主动权开始不断向国内PTA企业倾斜。

  PTA期货成为聚酯产业风向标

  聚酯产业链产品涉及诸多工业、消费门类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其中,PX-PTA-聚酯是整个产业链业务的主轴,从产业链下游来看,PTA与乙二醇聚合生成聚酯长丝、聚酯短纤和聚酯瓶片。

  以主要用于生产矿泉水瓶的聚酯瓶片为例,2019年国产的884万吨聚酯瓶片中有35.6%销往国外,订单交货期一般为1—2个月,有时长达半年。没有PTA期货时,聚酯瓶片企业签订产品订单合同后“靠天吃饭”,PTA和乙二醇价格下跌则利润增加,反之则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国内某聚酯企业负责人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PTA期货上市后,企业签订订单的同时可以利用PTA期货市场锁定原料部分成本,从而锁定部分加工利润。更关键的是聚酯瓶片年度订单合同谈判时,国内企业全部依据PTA期货价格与可口可乐、达能等外商谈判,因为遵循的参照价格一致,有效避免了国内同行间的恶性竞争。“没有PTA期货价格时,我们是闭着眼睛谈生意,现在国外企业越来越熟悉PTA期货,我们可以睁着眼睛谈生意了。”

  PTA期货在全球独一无二,国内PTA产业链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对PTA期货价格信号反应敏感,并且善于利用PTA期货管理风险,这是我国PTA相关企业的独特优势。由于国内企业普遍根据PTA期货价格研判远期市场,充分利用期货规避风险、锁定利润,PTA期货可以帮助国内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把握先机。

  相比较之下,一些没有参与期货市场的国外企业则显得相对被动。以2018年三季度的一波上涨行情为例,受到国际油价、汇率变化等因素影响,7月18日PTA期货1809合约上涨140元/吨,当日国内PTA现货价格从期货价格加30元/吨上涨到收盘时加180元/吨。此时,感受到市场变化的国内PTA工厂反应灵敏,要么封盘不卖现货,要么买入现货,而韩国和日本的PTA工厂以及新加坡的贸易商由于反应滞后,当天被中国的聚酯企业低价买走了至少2.6万吨现货。

  在随后的一个半月中,PTA价格逐步上涨,国内聚酯企业以PTA期货价格为参考,逐步提高了长丝、短纤和瓶片的对外报价,而印度、韩国、越南以及欧洲的厂商落后于中国工厂的节奏,在相对低价成交了大量的订单。在这一波行情变化中,熟悉和利用PTA期货的国内企业受益颇多。

  经过这次现货紧缺造成的PTA价格上涨事件,让全球的PTA产业链企业深刻认识到中国的PTA期货就是全球聚酯产业链的定价核心。事实上,在国际市场,PTA期货对上下游产品定价的影响力已在不断增强。成熟的PTA期货市场,让世界对中国聚酯产业有了新的认识,除了有“中国织造”,还有作为全球聚酯产业风向标的“中国价格”。PTA期货价格受到越来越多国外相关企业的关注。

  之前欧洲市场原材料远期采购主要采用一口价的方式,在PTA期货对外开放以后,一些企业开始参考期货价格,加上对市场的判断,每个月的报价可能会有所差异。

  目前,PTA期货已成为聚酯行业的定价标杆。“对于PTA期货国际化,市场是欢迎的。一方面丰富了投资者结构,另一方面PTA期货价格向国际市场传导更直接,让PTA的定价更合理。”业内人士称。

  (来源:期货日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sy.jp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