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外贸 > 进出口信息 > 正文 
 
  多重因素导致2018年棉花进口难以大增
2018-11-01
分享至:

  据海关统计,2018年9月我国进口棉花14万吨,较上月环比减少12.5%,同比增加51%;2018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外棉111万吨,同比增长23.2%;1-9月中国棉花进口金额为22.4亿美元,同比增长30.9%,2018年外棉无论进口量、进口总额均呈现大幅增长;美棉、澳棉、印度棉、巴西棉、西非棉等占据主体。

  近期,青岛、张家港、上海等港口一些涉棉企业对巴西、西非、印度棉的询价和签约进口非常热情,而美棉则受到冷落(包括港口保税的2017/18年度陈棉现货,澳棉只有几家大型棉商手中有货,小贸易商澳棉基本清仓)。

  一些机构、外商和棉花贸易企业认为,虽然自7月6日起我国对美棉口加征25%关税,使2018/19年度美棉进入中国市场的困难增大,但一方面贸易商采取“东南亚转港进口”甚至“暗箱”操作,另一方面澳棉和巴西棉数量签约量明显上升,8-12月份完全可以弥补美棉“缺口”,因此预计10-12月的外棉进口总量将超过35万吨,2018年中国棉花进口量将达到145-150万吨,较2017年增加30万吨以上,同比增幅超过25%。

  那么2018年我国进口多少外棉呢?笔者的看法也是140-150万吨(超过150万吨的概率不大),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理线索,然后做出判断:

  首先,10-12月份可供的高品质高等级棉花资源并不充足,除了巴西棉、少量印度棉、澳棉外,中国企业可发挥、可调用的空间有限。从装运、交货期来看,巴西棉集中在10-12月份,中国买家虽然签约很“给力”,但考虑到巴西棉与C/A、澳棉、乌棉的差价和2018/19年度美棉品质、品质下滑比较突出(USDA统计,截至10月28日美棉生长状况达到良好级以上的仅35%,较上年同期减少20个百分点)越南、印尼、孟加拉、印度等各国纱厂也“不遑多让”,对巴西棉的采购也“紧锣密鼓”的进行,“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抢”到的资源或占巴西棉出口量的30%-35%;而高品质印度棉S-6(古吉拉特邦)的装运期大多在11月中旬前后,12月底前到中国主港的数量预期不会很大;2018年澳棉资源已所剩无几,西非棉装运多集中在12月份以后;

  其次,2018年棉花进口配额虽充足,但年底前滑准配额“用武之地”不大。2018年除89.4万吨1%关税内配额外,8/9月份我国政府又针对纺企增发了80万吨滑准关税配额。滑准关税下,SM级巴西棉、SM级西非棉与新疆库3128/3129机采棉报价目前“倒挂”超过500元/吨,而且11月下旬前内地棉花供给充裕,因此滑准税配额很可能暂时被纺企“束之高阁”;笔者测算10-12月份除滑准税配额外,纺企、贸易商实际可用的棉花进口配额仅剩25-35万吨;

  再次,纺企实际采购需要来看,进口棉已不是出口订单的“硬指标”。由于担心美方对自中方进口的剩余267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含纺服出口额330亿美元),再加上我国自7月6日对美棉进口加征关税,因此我国纺服企业、外贸公司主动减少欧美中长线订单或拒接利润低、风险大的来单;而美方、欧日韩等订单也不再要求纺服企业采用进口美棉、澳棉做配棉。一些纺企表示,国储棉、陈棉及2018/19年度新棉,只要品质、等级符合纺纱、织布要求,能够得到买方的认可,并不会溢价、溢等级采购高品质的机采澳棉、巴西棉或美棉。

 

  (来源:中国棉花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sy.jp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