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服装 > 国内服装 > 正文 
 
  中国—东盟零关税考验武汉企业
2010-01-06
分享至:

  (记者韩玮)今年元月一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90%以上7000种商品实行零关税,涉及农产品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钢铁等多个行业。昨日,记者采访武汉企业获悉,钢铁、机电利好最大,但对其他行业并非都是利好。
  武钢海外出口部介绍,东盟市场占武钢出口量的10%以上,东盟国家钢材生产成本较高,产能不足,为武钢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据悉,去年12月底,印尼TPT公司董事长访问武钢,希望借零关税东风,扩大从武钢的进口。
  武汉市商务局机电产品和技术进出口处透露,去年,武汉市机电产品出口38亿多美元,其中东盟是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零关税政策势必为武汉市机电出口带来利好。
  市贸促会国际联络部一直致力帮助企业开拓东盟市场,部分民企已从中获利。湖北毅力机械总经理张汉涛表示,东南亚的装备制造是“短腿”,目前东南亚一些国家正在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对设备有需求。
  武汉塞德那压缩机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本月21日将有第一批马来西亚、越南客商来汉考察,准备订购3台压缩机组。获悉中国东盟自贸区零关税的消息,该负责人称,考虑与马来西亚建立合资公司。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零关税”并不会带来太大震动。据东风股份负责东南亚市场的人士介绍,每年有二三千辆轻卡销往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但从今年开始,马来西亚提高准入门槛,进口汽车一律采用欧二排放标准,且必须做欧盟认证。该人士坦言,即便实行零关税,贸易壁垒也将是一道坎。
  此外,记者获悉,汉正街服装商会正着手组团赴东盟考察,准备开拓南洋市场。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服装纺织业在东盟国家也占到一定份额,若武汉市服装纺织品利用零关税政策,低价进入东盟,恐有倾销风险而遭到抵制。(长法日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首届中国(渠县)户外
sy.png
中国大陆两项目荣获“
sy.jpg
202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
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国
01.jpg
“承上启下 多元创新
sy.png
统一思想探寻发展新路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