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服装 > 国内服装 > 正文 
 
  博湖县“蒙古族服饰”在疆外大放异彩
2014-07-31
分享至:

博湖县“蒙古族服饰”在疆外大放异彩

大赛现场

  7月29日,博湖县蒙古族服饰参加“第二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八省区第二届“神鹰奖”大赛载誉归来。13日,第二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八省区第二届蒙古族服饰大赛,在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举行,来自新疆、甘肃、青海、吉林、内蒙古等省区的10支服饰代表队参加比赛,展示了蒙古族不同部落不同时期的服饰。

  据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副局长巴图那生介绍:博湖县代表巴州参加此次比赛,有8名选手参加,共展示了传统蒙古族服装服饰16套,参赛选手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蒙古族妇女精湛的技艺魅力,展示本地区蒙古族的历史、信念、理想和审美情趣,表现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修养和精神面貌;最后获得民族传统服饰设计三等奖及组织奖。

  该县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项目早于2007年,就被列为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项,自治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0项,已成为全疆拥有“非遗”项目最多的县。

  博湖县蒙古族服饰种类较多:未婚少女夏天穿的袍子分两种:大襟的称“拉布锡克”,从中间系扣到腰以下,左前襟加宽的称“比西米特”,通常以黑、兰、咖啡色绸子或布为主,扣子是银扣,头上缠锈花,白头巾,头发梳成一个辫子上面捎挂几个铜钱;冬天穿无领长袍,叫“别尔孜”。有用羔皮、驼毛做里子的衣服,扣子是银的或铜的,已婚女子穿袍均不系腰带,头发梳成两个辫子,辫挑上系着银元、铜钱、珠子等,头上戴“托尔齐克”的圆帽,帽上有各种银饰物,帽顶有一个垂到后腰的红色长穗;新结婚的妇女穿的袍子叫“铁尔里克”。

  蒙古族服饰上的刺绣图案多彩、高贵华丽,主要运用在帽子、头饰、衣领、袖口、袍服边饰上,刺绣的图案都含有象征意义,或喻富贵,或表生命繁衍,通过不同题材的造型来表现,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寓情于艺术,变化多样的图案与卷草纹等不同图案结合,象征吉祥、团结、祝福等:犄纹象征五畜兴旺;蝙蝠象征福寿吉祥;回纹象征坚腔云纹象征吉祥如意;鱼纹象征自由;杏花象征爱情;石榴寓意多子;蝴蝶象征多产的母亲;寿、喜、梅代表美好的祝福等。(天山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