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博湖县:“智慧农机”助力棉花种植步入“无人”春耕时代
2019-04-25
分享至:

  “轰隆隆……”,两台农机轰鸣着穿梭在棉田里。4月23日,在博湖县博斯腾湖乡闹音呼都克村的棉花种植户徐永伟的棉花地里,两台采用卫星导航无人驾驶系统多功能一体化精量播种机,按照预先设定的线路开播,施肥、播种、覆膜等一气呵成,这种GPS智能播种机的农业化应用,在提高播种作业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劳动力。

  “这机器好使,无人驾驶,还不容易出错。我家的500亩棉花以往常规播种机加班也要播上8天时间,现在有了卫星导航无人驾驶精量播种机作业,播种速度可不一般,2.5天的时间就能播种完,种地就靠它了……”4月22日,博湖县博斯腾湖乡闹音呼都克村的棉花种植户徐永伟500亩的田地里,2台播种机正发出隆隆的轰鸣声,沿着路线匀速前进,进行播种工作。仔细观看发现,驾驶室内竟然没有驾驶员,这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围观。

  说起这种智能播种机,博湖县禾丰棉花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蒋呈祥介绍,今年该合作社购买了6台大型GPS智能棉花播种机,这种智慧设备能按照设定往前走,均匀下种、施肥、覆膜,行间距均匀,这对后期采棉机自动采摘有利,合作社2.0万余亩地九靠它了,相比过去省时省力,并且方便后期采棉机机采,我们预计4月30日播种完毕。

  据博湖县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站负责人刘明介绍说:“以前使用传统拖拉机,正常情况下,一辆拖拉机一天只能播80亩地,采用卫星导航播种,精度高,效率快,一公里范围内只有两厘米的误差,平均一台机子每天能播种200亩地,播种质量也有质的飞跃,不会有压苗伤苗的现象,打药也不存在漏打情况,便于后期管理。”

  “这是‘农机合作社’新引进的智能驾驶播种机,它能智能播种作业,集导航、油门开度自动调节等多项自动化功能为一体,实现自动控制精密播种、施肥、起垄等作业,实现精准农业。以前种棉花,即便是熟练的驾驶员来播种,村民都担心接茬是否精准,播行是否存在误差等问题。今年,合作社引进6台无人播种机后,大家的顾虑都被打消了。”博湖县博斯腾湖乡闹音呼都克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何晨曦介绍说。

  在拖拉机的驾驶舱内,笔者看到,驾驶员的右前方装有一块触控式液晶显示屏,拖拉机作业和田块环境等一览无余,在点击开启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后,拖拉机随即进入自动航行模式,油门、方向盘不用人来操控,按照设定好的直线匀速前行。驾驶员则在拖拉机外观察。

  为什么要让拖拉机自动导航驾驶?博湖县禾丰棉花种植合作社一口气买下6台GPS智能棉花播种机。“就是要解决棉花种植‘播行不直、接行不准’的问题”。蒋呈祥说。

  作为种棉大户,蒋呈祥发起的合作社今年共流转2.0万余亩土地,全部种植棉花。他说,如果播种不直、播行之间接行的距离宽一道窄一道,不仅影响土地利用率,后续给棉花进行打顶、收获时,那些同样具备自动导航驾驶功能的大型机械就难以“对行”进行作业。

  据刘明介绍,“今年博湖县7万余亩棉田按照往年数据计算,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后,每亩棉花地将节约成本380元左右,随着机采棉的推广普及,不仅解决了农忙季节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也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过去,播种直不直、接行准不准,全靠驾驶员的手和眼。眼下,棉花播种GPS卫星导航、全程机械化采棉……这是新疆博湖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景。

  截至目前,这批智能定位无人驾驶播种机已完成棉花播种1.0万余亩,时下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播种工作,预计4月下旬播种全部结束,为农民节本增收打下基础。

 

  (来源:中新网新疆)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