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本网专区 > 正文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四大优势助力产业升级
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简介
2012-05-23
分享至: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四大优势助力产业升级

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

 

   CTEI网讯  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于2000年动工建设,是浙江省首批省级特色工业园区。2006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函〔2006〕83号批准设立省级开发区,9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成为省级开发区。 2002年,园区所在的马桥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经编名镇”; 2006年先后被人事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和“全国纺织和谐企业建设先进单位”; 2007年3月被嘉兴市政府授予“嘉兴市特级工业功能区”和“嘉兴市重点工业园区”。 2008年6月被纺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12月,“马桥经编”被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浙江省区域名牌称号; 2009年10月荣获“全国纺织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基地”称号;12月,经国家工信部批准,成为首批“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四大优势助力产业升级

园区外景


  园区目前开发面积5.7平方公里,拥有入园企业471家,其中工业企业327家,拥有省批股份制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2011年园区实现技工贸收入300.60亿元,利税16.3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01.38亿元,同比增长15.0%;销售200.02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利税9.13亿元,同比增长6.6%。今年1-4月份,实现技工贸收入79.66亿元,利税2.4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56.59亿元,同比下降2.1%;销售54.15亿元,同比下降5.7%;实现利税1.95亿元,同比增长12.1%。


  园区在开发建设中,形成了四大优势:
  一是特色明显,总量冠全国。目前,园区内的企业有 85%以上从事经编及相关产业。同时园区内形成了原料、织造、深加工、成品等前、中、后配置合理的产业链。园区的经编业经济总量占海宁市行业总量的 70%,约占全国行业总量的20%左右,是全国最大的经编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园区企业生产的经编灯箱广告布、蓬盖布约占国内市场的70%、经编土工材料约占国内市场的40%。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四大优势助力产业升级

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视察园区,参观超达公司 (2003年6月13日)


  二是设备先进,科技含量高。目前园区内的高档KS、双轴向等经编机及相关设备有2300多台(套),占全国高档设备的四分之一,其中双轴向经编机260多台,占全国拥有量的90%。企业已累计研发出国家和省级新产品600多个、获得国家和浙江省专利600余个,8个企业和产品获得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8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四大优势助力产业升级

第一届经编服装设计大赛颁奖晚会(2006年6月28)


  三是产品广泛,市场竞争强。园区内的企业已具备生产2000多种产品的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服装、灯箱广告、交通、风力发电机叶片、游艇等众多领域。企业生产的高强度涤纶丝、防静电、防辐射面料、高档灯箱广告布等技术水平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有些甚至超越了国外同类企业的生产水平。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四大优势助力产业升级

园区通过举办全国性的经编服装设计大赛加快区域品牌的建设步伐

 

  四是效益突出,发展前景好。2011年园区平均每亩土地产值419万元,人均年产值达到109万元,人均利税5.3万元,远远高于全国纺织行业的平均水平。海利得、锦达股份、八方布业等10家企业荣登“中国针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企业”榜单。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四大优势助力产业升级

《经编之夜》–(胡苏建 摄)



  未来发展方向
  过去的一年,园区通过“建设大平台、狠抓大提升、推进大拓展”,实现了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园区开发提质增效、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十二五”期间,园区将以产业集群、产业延伸、自主创新、区域品牌、总部经济为提升重点,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行业自律、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长效发展机制,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努力实现经编产业空间布局集群化、原料生产基地化、经编产品差异化,切实做好经编行业的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为此,园区将重点实施以二产提升拓展,三产创新发展为抓手的两项战略。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四大优势助力产业升级

中国经编总部商城开业(2009年11月10日)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四大优势助力产业升级

成立之初就提出打造”中国经编之都“的战略目标。图为园区最早开发的东区一角

 
   (一)全力实施经编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
  (1)扶优扶强。扶持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推动企业上市。
  (2)创新研发。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引导企业走高端化、差异化的产品路线。
  (3)品牌培育。一手抓“马桥经编”区域名牌的推广使用,一手鼓励企业创建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
  (4)退低进高。积极推进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
  (5)清洁空气。推进清洁生产,加大治理力度,确保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四大优势助力产业升级

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夜景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四大优势助力产业升级

鸟瞰扩建中的经编产业园区一隅(方炳华 摄)

 

 


  (二)全力实施第三产业创新发展战略。
  (1)总部大楼抓产出。2012年力争实现入驻企业170家、营业额50亿元,利税9000万元。
  (2)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抓创新。完善集聚区规划,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现代物流等产业,打造海宁金融副中心。
  (3)重点项目抓进度。商贸科创中心(经编研究院)和星级酒店、人才公寓项目年底前均完成8层。
  (4)重点区域“退二进三”。对海昌路、海宁大道、环南五路、丰收路沿线工业地块实施“退二进三”,年内完成规划修编。 (E04)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京津冀纺企齐聚高阳供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